沧海骊珠已尽收,华轩喜得接风流。高怀愈觉文光远,标致空宜岭月秋。
酒入花田潮正满,迹当奇甸赋能酬。联舫况有词林客,三笑山门话未休。
喜梦也学士与赵铁源典闱见过。唐代。释今无。 沧海骊珠已尽收,华轩喜得接风流。高怀愈觉文光远,标致空宜岭月秋。酒入花田潮正满,迹当奇甸赋能酬。联舫况有词林客,三笑山门话未休。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赋得贾客船随返照来。明代。徐渭。 千金不惜买鸣筝,万斛鱼盐水上行。几度烟波愁日莫,半程风物趁天晴。西郊鹳鹤摩云入,困道舲舠晚饭迎。笑指红霞如有意,乾衣骑马广陵城。
沁园春 其二 眉。清代。黄钧宰。 何处描来,盈盈淡淡,柳叶轻柔。似花浓春晓,远山著黛,天凉秋爽,新月如钩。镜里颦添,镫前翠锁,多少情思在上头。人前看,却浑如娇小,不解闲愁。有时临去回头,认纤影,还从鬓侧留。趁闲时细看,未描也好,有人替说,欲画翻羞。生小香闺,并无人见,暗里如何对镜修。私心想,知谁人擅得,京兆风流。
咏存园玉兰。清代。李锴。 或有神灵意,经今四百年。花明鬼火外,阴冷劫灰前。不死岂殊性,孤生亦偶然。江村一树雪,春色武陵边。
峡山飞来寺 其二。明代。梁有贞。 古刹悬青嶂,香台俯白波。十年曾览胜,今日更经过。僧爱参禅寂,人如远别何。挂帆从此去,山色晚嵯峨。
再题狎鸥亭。宋代。韩琦。 危亭初起俯清浔,只得当轩几醉吟。一日乡园伤骤别,四年宫阙动归心。檐前好竹今成筱,波下修鳞旧种针。鸥识再来尤不惧,向人驯狎似家禽。
送李侍御贬郴州。唐代。刘长卿。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
河传。清代。蒋春霖。 春晓。啼鸟。昨夜新寒、露桃开少。起来试簪双凤钗。徘徊。绿莎生玉阶。云外飞鸿几度。来又去。落月湘皋路。古湾头。春水流。□愁。梦君江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