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诸伯生归省。 天涯送尔独伤神,岁月龙山梦裹春。为谢江南诸故旧,起居东岳太夫人。閒中书卷堪时展,静裹工夫要日新。能向尘途薄轩冕,不妨蓑笠老江滨。
次韵送陆文顺佥宪。 贵阳东望楚山平,无奈天涯又送行。杯酒豫期倾盖日,封书烦慰倚门情。心驰魏阙星辰迥,路绕乡山草木荣。京国交游零落尽,空将秋月寄猿声。
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 其二。 山水平生是课程,一淹尘土遂心生。耦耕亦欲随沮溺,七纵何缘得孔明?吾道羊肠须蠖屈,浮名蜗角任龙争。好山当面驰车过,莫漫寻山说避名。
夜宿汪氏园。 小阁藏身一斗方,夜深虚白自生光。梁间来下徐生榻,座上惭无荀令香。驿树雨声翻屋瓦,龙池月色浸书床。他年贵竹传遗事,应说阳明旧草堂。
即事漫述四首 其一。 从来野兴只山林,翠壁丹梯处处寻。一自浮名萦世网,遂令真诀负初心。夜驰险寇天峰雪,秋虏强王汉水阴。辛苦半生成底事?始怜庄舄亦哀吟。
元夕木阁山火。 荒村灯夕偶逢晴,野烧峰头处处明。内苑但知鳌作岭,九门空说火为城。天应为我开奇观,地有兹山不世情。却恐炎威被松柏,休教玉石遂同赪。
诸用文归用子美韵为别。 一别烟云岁月深,天涯相见二毛侵。孤帆江上亲朋意,樽酒灯前故国心。冷雪晴林还作雨,鸟声幽谷自成吟。饮馀莫上峰头望,烟树迷茫思不禁。
沅江晚泊二首 其二。 春来客思独萧骚,处处东田没野蒿。雷雨满江喧日夜,扁舟经月住风涛。流民失业乘时横,原兽争群薄暮号。却忆鹿门栖隐地,杖藜壶榼饷东皋。
夜坐偶怀故山。 独夜残灯梦未成,萧萧总是故园声。草深石径鼪鼯笑,雪静空山猿鹤惊。漫有缄书怀旧侣,常牵缨冕负初清。云溪漠漠春风转,紫菌黄花又自生。
赠熊彰归。 门径荒凉蔓草生,相求深愧远来情。千年绝学蒙尘土,何处澄江无月明?坐看远山凝暮色,忽惊废叶起秋声。归途望岳多幽兴,为问山田待耦耕。
将游九华移舟宿寺山二首 其二。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竹杖穿云寻寺去,藤筐采药带花归。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村南。 花事纷纷春欲酣,杖藜随步过村南。田翁开野教新犊,溪女分流浴种蚕。稚犬吠人依密槿,閒凫照影立晴潭。偶逢江客传乡信,归卧枫堂梦石龛。
雪中桃次韵。 雪里桃花强自春,萧疏终觉损精神。却惭幽竹节逾劲,始信寒梅骨自真。遭际本非甘冷淡,飘零须信季风尘。从来此事还希阔,莫怪临轩赏更新。
夜泊江思湖忆元明。 扁舟泊近渔家晚,茅屋深环柳港清。雷雨骤开江雾散,星河不动暮川平。梦回客枕人千里,月上春堤夜四更。欲寄愁心无过雁,披衣坐听野鸡鸣。
游清凉寺三首 其一。 春寻载酒本无期,乘兴还嫌马足迟。古寺共怜春草没,远山偏与夕阳宜。雨晴涧竹消苍粉,风暖岩花落紫蕤。昏黑更须凌绝顶,高怀想见少陵诗。
再过濂溪祠用前韵。 曾向图书识面真,半生长自愧儒巾。斯文久已无先觉,圣世今应有逸民。一自支离乖学术,竞将雕刻费精神。瞻依多少高山意,水漫莲池长绿蘋。
月下吟三首 其二。 江天月色自清秋,不管人间底许愁。谩拟翠华旋北极,正怜白发倚南楼。狼烽绝塞寒初入,鹤怨空山夜未休。莫重三公轻一日,虚名真觉是浮沤。
送张宪长左迁滇南大参次韵。 世味知公最饱谙,百年清德亦何惭。柏台藩省官非左,江汉滇池道益南。绝域烟花怜我远,今宵风月好谁谈?交游若问居夷事,为说山泉颇自堪。
借山亭。 借山亭子近如何,乘兴时从梦里过。尚想清池环醉影,犹疑花径驻鸣珂。疏帘细雨灯前局,碧树凉风月下歌。传语诸公合频赏,休令岁月亦蹉跎。
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 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