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影无如白发何。 纵是分阴惜,无如疾似梭。青年曾自慰,白发复云何。生活愁中得,韶华梦里过。求人嗟老迈,责己悔蹉跎。节比松犹竞,鬓同雪已多。茫茫身世感,幸我乐吟歌。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 其八。 强吞弱肉理难论,风送蛟龙入海门。投笔从戎犹未晚,问君何故忍人侵。
壬申年春又见沪报载蔡庭楷军长吟诗三章余乘酒兴步原韵三章 其一。 蔡君努力历辛艰,不扫敌人誓不还。十九路军最奋勇,肃清矮贼镇河山。
寒日东风发,春城处处花。轻飞双凤外,散入五侯家。
摇曳融晴絮,颠狂绚彩霞。女墙拦不住,潘县并堪誇。
飘泊通何限,迷茫尽欲遮。绿杨红杏满,金殿玉楼加。
汩汩来还去,霏霏整亦斜。韩公吟秀句,韶景丽天涯。
...寒食日至校,见花飞满处,古诗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即咏五律八韵。 寒日东风发,春城处处花。轻飞双凤外,散入五侯家。摇曳融晴絮,颠狂绚彩霞。女墙拦不住,潘县并堪誇。飘泊通何限,迷茫尽欲遮。绿杨红杏满,金殿玉楼加。汩汩来还去,霏霏整亦斜。韩公吟秀句,韶景丽天涯。
己卯大除夕咏七绝二章 其二。 三更时有炮枪声,隐约闻来左北城。国难期中年又过,愁柴愁米受虚惊。
己卯大除夕咏七绝二章 其一。 大年三十更贫穷,米价飞涨买不通。煮茗敲冰天气冷,庭前腊雪待春融。
曹远模老先生八旬荣寿,赋诗侑觞,即希政之二首。 暨阳望族姓名秀,卅载宦游政绩良。听讼犹人期德化,立功邀宠锡嘉章。甘棠旧泽思东省,鲁殿灵光重故乡。时值九秋开九秩,枇浆醉映菊花黄。
曹远模老先生八旬荣寿,赋诗侑觞,即希政之二首 其二。 九如颂满寿筵前,大德当然享大年。绕膝芝兰荣四代,登堂珠履集三千。名园结社娱清福,泮水重游话夙缘。世事任他沧海变,渭滨垂钓慕先贤。
庚辰春月国民难中,邮递四川省重庆县祝平内侄婿诗一章。 亲朋羁旅各西东,劫后馀生感慨中。鹏侄寓申报我道,钟孙医病赖恩洪。双方避难双方苦,两地相思两地同。万里关山书不达,他年觌面诉离衷。
谨步原韵两章奉贺章仰苏先生重游泮水 其一。 衣冠谒圣想前时,入学手携芹碧滋。人物维新变世事,江山依旧换旌旗。老当气壮冲星剑,谁敢心倾向日葵。何幸耆英国难后,重游泮水快题词。
戊寅六月六日避难回家即咏三章 其一。 走到城门一鞠躬,街前房屋尽烧空。家中墙壁虽犹在,锅灶毫无四面通。
戊寅六月六日避难回家即咏三章 其二。 扫除垃圾入房东,内子遗容犹在中。火食难开无米煮,且沽市酒把饥充。
戊寅六月六日避难回家即咏三章 其三。 外无门扇内无床,四壁空空心里伤。购得旧窗姑整理,艰难经济苦商量。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 其七。 何年得见太平时,外患频来泪欲垂。内顾心伤生派别,愈多党见愈难支。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 其二。 当兹春景正芳菲,世事茫茫无是非。闸北江湾早蹂躏,人民逃难苦愁眉。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 其三。 无事隐居山水隈,渔樵耕读任徘徊。不知弹雨枪林下,怕看江边劫后灰。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 其四。 满江烽火满心寒,惹我连朝春梦残。闻道沪滨兵不解,战区岂忍细查看。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 其五。 疾如行蚁上南柯,一发千军起怒波。试马柳营春正好,英雄用武莫蹉跎。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 其六。 花甲已周万事墉,乱时最怕老年逢。惊闻劫火连三月,未卧常闻半夜钟。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 其一。 平时感慨寓诗中,怨恨春江起战风。触景生情今昔异,衰年不与壮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