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亭原文及翻译

艰难罹歉岁,寂寞向他州。

分绝青云上,家遥沧海头。

空江荡寒月,枯苇积荒洲。

不奈谯城角,呜呜吹乱愁。

...

董嗣杲朗读

鸟窠原文及翻译

松顶巢成亦甚危,元和禅此太和归。

比丘随处心传异,刺史游山礼谒稀。

铭志土侵无几字,塔亭雨坏有孤扉。

一空四十年间梦,定业门前鹊自飞。

...

董嗣杲朗读

溪村晚步即事二首原文及翻译

溪岚欑翳入窗空,最恼悲秋病疟翁。

三日不行亭北路,谁将丹缬染乔枫。

...

董嗣杲朗读

返察矶回望九华原文及翻译

日落返察矶,无地可卓筇。

回首池阳山,九朵金芙蓉。

溪流出港急,树色收云封。

行客快两目,欲游悔无从。

依依此时心,维舟当要冲。

山游形梦寐,梦觉听遥钟。

应有神仙居,隔此江水重。

移棹近荻港,月出霜华浓。

...

董嗣杲朗读

逢曹子敬知录三首原文及翻译

屏气安时彼此同,此时虹焰已销空。

东君造化搀春早,看取花开自在红。

...

董嗣杲朗读

桐花原文及翻译

清明疏雨洗芳天,烂积霞英涨晓暄。

香蔼路阴埋古井,枝缠瓦影接颓垣。

琴村鼓舜无遗调,圭叶封唐岂戏言。

此本自云花自委,丛生树子堕秋原。

...

董嗣杲朗读

古柳林原文及翻译

几眠几醒几清明,万态风流学老成。

古翠碧连云洞杳,夕阳西卷射场平。

絮团破径应迷蝶,枝压荒墙不蔽莺。

松菊賸栽堪卜隐,苦无十亩秫田耕。

...

董嗣杲朗读

孤山路原文及翻译

翠微四绝载蓬瀛,柳引游人入画屏。

诗借乐天传得远,出因和靖隐来灵。

半空梁驾桥阑赤,一道腰分草界青。

妆点风光如此盛,藕花香里又三亭。

...

董嗣杲朗读

富池客中原文及翻译

舍舟遵陆几程来,家事身谋两未谐。

九地渺茫怜骨肉。四方轩豁畅襟怀。

雨翻茶崦春离岳,风飐监旗晓渡淮。

短景不延愁思远,只堪长醉向茅柴。

...

董嗣杲朗读

新桥遇秋岩原文及翻译

出郭看山眼便醒,故人相值说云萍。

了翁屋后晚烟碧,茂叔阡头秋草青。

绝壑雨过溪水响,高峰月上谷云停。

鸟巾漉酒菊花店,醉拣陶诗书纸屏。

...

董嗣杲朗读

过林口市原文及翻译

浮泥踏着软,危坡倩谁累。

家家翠岚压,此是林口市。

山中何清孤,聚落颇填委。

快果甘如饴,浊醪淡如水。

只是石眼泉,聊慰行子齿。

此景自献酬,此市亦清美。

纷纭趁墟者,未晓听钟起。

盛传有畸翁,韬晦翠樾里。

姓名素不闻,十载安所止。

多言风月夜,吟啸传远迩。

...

董嗣杲朗读

过林静学湖庄原文及翻译

宿雨初收湖水香,水边风月阑干长。

幽情多驻古松里,旧梦几空春草塘。

移竹栖鸾锺野趣,卷帘通燕怅年光。

衰残谩自恋名酒,足弱体瘦谁扶将。

...

董嗣杲朗读

水月园原文及翻译

园门当路掩清华,乔木灵根裹翠霞。

地拥楼台齐葛岭,天分香影傍林家。

中兴勋将曾营业,外邸王孙且看花。

月色水光三十里,何人来此泛仙槎。

...

董嗣杲朗读

夜坐原文及翻译

秋清道院空,更筹受风掩。

二更看斜河,湿却万星点。

...

董嗣杲朗读

寄楼恪斋馆人两黄丈原文及翻译

四明山水秀,二老器能殊。

语剧欲流涕,吟清谩撚须。

林香传竹醉,溪影写藤枯,

愧我卑微者,无阶助远图。

...

董嗣杲朗读

过新桥原文及翻译

江城局吟思,每觉心神悄。

意行西郊旷,直渡新桥小。

香传酒垆异,枕此清溪窈。

南望元公茔,峨峨翠林杪。

宰木屯高阴,牌门灿华表。

风霜二百年,剥落几昏晓。

我来增敬心,道脉伊谁绍。

有泪盈衣巾,举头闻蜀鸟。

...

董嗣杲朗读

春步岳园二首原文及翻译

将军墓域在杭州,如此家园入梦游。

谁惜再传无嗣续,至今匙钥属官收。

...

董嗣杲朗读

又过妙智寺后因赋原文及翻译

我貌甚癯棘,极爱山林住。

才说庐山去,不惮葺芒屦。

郁怀得少解,动脚即健步。

谁言多岌业,堂堂大驿路。

万景山渺莽,旷游惬心慕。

荒坊偶小憩,周览入薄暮。

西隅壁灰净,半堵若缣素。

方此欲题名,已触野僧怒。

...

董嗣杲朗读

吟客枉访酒边走笔以赠原文及翻译

读书无灵时易过,剩得此身寄寒饿。

浮议徒然强雌黄,孤生已拚蚁旋磨。

江湖说诗在处多,字不堪煮诗奈何。

不若将军氈帐醉,儿郎帐里传羌歌。

归寻种秫安愚分,微名微利天所靳。

长沮桀溺隐者欤,耦耕曾答仲由问。

浊世悲欢无歇时,公事不了归痴儿。

胸蟠今古何足恃,得醉且醉莫须疑。

酒边说诗真是赘,说诗断是败人意。

醉入羲昊洪荒前,消取霎时邯郸睡。

岁年宁免驱尘劳,劳不成功亦滔滔。

终须侪入千百众,坐对柏烟穿布袍。

...

董嗣杲朗读

九里松原文及翻译

开元刺史擅清风,九日亲栽夹道松。

屋顶自生涛浪势,根头谁觅茯苓踪。

行春桥掩云千态,一字门封翠几重。

人讶金填吴说笔,不知此笔遇高宗。

...

董嗣杲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