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诗冷阁列佳名,一段家风太瘦生。
东老悬知有余乐,西湖今可问前盟。
年来信觉青山好,老去休惊白发更。
欲识个中无尽意,挑包急急看吾行。
题净相寺。唐代。袁说友。 清诗冷阁列佳名,一段家风太瘦生。东老悬知有余乐,西湖今可问前盟。年来信觉青山好,老去休惊白发更。欲识个中无尽意,挑包急急看吾行。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老态。宋代。范成大。 浮生自有老规模,寒燠随宜不用拘。未尽九秋先挟纩,犹赊十月已开炉。一心定后冥欣厌,四大安时适惨舒。若使强追年少乐,直成赤手縛於菟。
忧旱谣。清代。陈学洙。 去年夏雨,淫淫不息。今年无雨,赤日如炙。日如炙,旦至晡。土既裂,苗皆枯。去年食米,今年食麦。麦贱米贵,五斗换石。食麦犹可,无麦则那。东田西田戽水归,筋酸骨痛腹更饥。天不雨,田无水。禾不生。侬亦死。
得家书二首 其一。元代。吴景奎。 卧看平安字,移灯就枕衾。儿痴甘废学,母老最关心。山药来乡味,溪藤寄野吟。愁多翻不寐,归思在遥岑。
水调歌头 其二 呈辛隆兴。宋代。杨炎正。 杖屦觅春色,行遍大江西。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待公归。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借韵荅牧庵上人谦暨无心野人。明代。陶宗仪。 南村差似浣花村,惭愧山巾宰相孙。独抱遗经耕垄亩,病辞束币老丘园。此生空忝诸公后,举世何如见佛尊。翠竹黄花真妙理,清风明月不须论。
挽参与蔡公三首。宋代。刘克庄。 磊落多奇节,源流自父师。力扶举幡士,显拒卖珠儿。无复金瓯覆,空令玉钺悲。太常谁议谥,可不采吾诗。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十首 其四。宋代。陆游。 野艇千钱买,明当泛渺茫。但能容一榼,家具不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