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晞颜(1132~1200年),字子渊、子囝,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靖州永平县,政绩颇好,当地为他立了生祠。隆兴元年调当阳尉。历知永平、广济县,通判阆州,知兴国军、吉州,广南西路、京西路转运判官。光宗绍熙四年,除知静江府。宁宗庆元二年除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四年,迁权工部侍郎,俄兼实录院同修撰。五年,兼知临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二宋谈钥《朱公行状》。
朱晞颜曾两次官桂林:一次为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任广南西路转运使,一次为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在桂林的时间,前后共五年,两年(1189~1190年)任转运使,三年(1193~1195年)知静江。康熙本《桂林府志·秩官》却说朱晞颜任广西经略使的时间是绍兴五年 (1135年),那时朱晞颜才三岁,三岁娃娃怎么能当知府呢?而且与朱晞颜自己摩崖的石刻根本不相符合。宁宗庆元元年( 1195年)朱晞颜弹子岩题诗的前记中说:“两入湘南,五见秋序”。告诉我们,朱晞颜两次来桂林,在桂时间五年。绍熙元年(1190年)写的“五瘴说”跋语中说:“予将漕来南行矣,二年盖深入瘴乡矣。”说明朱晞颜淳熙十六年就来到桂林任转运使了。“再阅岁,进直焕章阁,知静江府”(弘治本《徽州府治》),这说明,朱晞颜中间隔了两年,即1193年又来到桂林任静江知府。
关于朱晞颜在广西任转运使和知静江府谁先谁后的问题,各种资料说法不一。《全宋词》说:“直秘阁,京西运判。直焕章阁,知静江府。绍熙中,广西漕使。”文中虽未明说知静江府和广西漕使谁先谁后,但从行文逻辑看,则是先知静江府,后官广西漕运。根据《徽州府志》,证以桂林石刻,朱晞颜是先官广西转运使后知静江府的。至于《宋诗纪事》说他“庆元中广西漕使”,那更是差之千里了。
关于朱晞颜的年龄,《全宋词》说他活了六十六岁,弘治本《徽州府志》说他享年六十八岁,今从府志。
朱晞颜两次官广西,都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宋代,一般盐是由政府的“漕司”统一卖的,价钱也有规定,叫“官般”。有时“漕司”的官员不关心人民的生活,食盐不能及时运到,走私盐商就趁火打劫,抬高盐的售价,给人民带来疾苦。因此,有时也由政府规定一定的数额、范围、时间,由商人卖,政府则专收盐利,这叫“客钞”或者“钞盐”。商人为了赚钱,便抬高市价,民不堪其苦。为了管理好盐业,平抑盐价,安定民心,赵宋王朝的历代皇帝不知下了多少诏书来解决广西卖盐的问题。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广西经略使应孟明上书说:“广中自行钞法,五六年间,州县率以钞法抑售于民,其害有甚于官般。”所谓“钞法”就是私商卖。根据这一情况,孝宗赵昚“诏应孟明,朱晞颜与提举广西盐事王光祖从长措置,经久利便,毋致再有科抑之弊。”朱晞颜当时任广西漕司,管理好盐业,是他的分内事。当他接到诏书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讲究盐策,上便宜事数千言,革客钞科抑之患,广右民赖以安”。在知静江府期间,又整治兴安灵渠,便利了交通和灌溉。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一萼红·盆梅。宋代。朱晞颜。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满江红 寿推官焦元播庆六十。宋代。朱晞颜。 风鹤翩跹,记昨梦、天锡九龄。从头数、再周甲子,屈指天星。上界仙人足官府,人间岁月自峥嵘。庆明时、生甫又生申,维岳灵。珠盈掌,金满籯。浮瑞
满江红。宋代。朱晞颜。 弹铗归来,更谁叹、有鱼无肉。念良夜,向阑相对,旧欢难续。一夕乍寒秋枕梦,十年重剪西窗烛。算人生,得意待何时,蕉隍鹿。樽有酒,妻堪熟。书插架,儿能读。傍虚檐翠云低亚,万竿如束。数点苍山遥入户,半篙春水斜穿屋。便门前,车马寂无人,从教俗。
汉宫春 赋吕子敬梅斋月。宋代。朱晞颜。 梅与月兮,问雪香秋影,几度黄昏。相逢惊诧,涴尽京洛缁尘。空山耿耿,镇无言、色笑相亲。应顿悟、风前笛里,三生石上精魂。一自心盟重订,便神交契合,随寓吾真。萧然水边林下,炯清辉、冠玉美丰神。应酷似,家传清白,正献前身。
满庭芳 其二 和赵仲敬咏雪。宋代。朱晞颜。 寒压衾绸,光摇书幌,夜深香梦初残。细听窗户,簌簌响春蚕。风劲时时堕砌,分明认、山溜潺湲。呼童起,疏梅耐冷,修竹报平安。晓来拥被看,閒庭舞鹤,古瓦迷鸾。待戏挽银河,飞步天坛。秪恐琼楼玉宇,最高处、无限清寒。凭君问,九关虎豹,香案五云间。
菩萨蛮 乌洋观鱼。宋代。朱晞颜。 鲲鹏已向天池徙。瀺灂凡曹争几水。莫信鼓风雷。俱堪作鲙材。轻舠风送捷。触网黄金裂。谁谓我非鱼。我知鱼不如。
月中行 追补泰轩录事母夫人寿。宋代。朱晞颜。 广寒折得桂枝回。嫫母惜多才。九重春色锦江来。齐劝九霞杯。玉堂有客移宫羽,歌词丽、总是诗材。我惭弱水隔蓬莱。几许碧桃开。
南柯子 龙门汲雪。宋代。朱晞颜。 远脉通蛟穴,清泠泻翠苔。砖炉相对竹房开。容我笼头纱帽、白云堆。碧涩中
凉影下青鸾。晴空泻素盘。漾玉壶、千顷多宽。老桂散香风露净,霜兔莹、骨毛寒。
老子倚栏干。不辞终夜看。有谁人、共此清欢。为问姮娥今与古,能几见、正端端。
唐多令 中秋。宋代。朱晞颜。 凉影下青鸾。晴空泻素盘。漾玉壶、千顷多宽。老桂散香风露净,霜兔莹、骨毛寒。老子倚栏干。不辞终夜看。有谁人、共此清欢。为问姮娥今与古,能几见、正端端。
蝶恋花。宋代。朱晞颜。 挺挺双清临净练。羽佩飞来,颇觉游情倦。獭髓新痕开半面。前时一似湘皋见。流水回云春不艳。怕有生香,引得蜂儿健。净几明窗斜日转。如今不许幽兰占。
千秋岁 寿王推官母九十一是日小寒节。宋代。朱晞颜。 嫩冰池沼。泽国寒初峭。梅乍坼,春才早。朱门歌管矗,绣阁沉烟袅。欢宴处,神仙一夜离蓬岛。九十过头了。百岁看看到。须听取,千年调。人誇嫫母妍,我觉彭篯少。强健在,看儿历遍中书考。
人生八十,是世间中寿。七十由来古稀有。况君侯,已树开国殊勋,曾异数,周鲁瞻前拜后。
玉麟分上瑞,千里传欢,鸾诰金花烂晴昼。象服照青春,秋香荐,北堂卮酒。
洞仙歌 庆张闾总管母八十。宋代。朱晞颜。 人生八十,是世间中寿。七十由来古稀有。况君侯,已树开国殊勋,曾异数,周鲁瞻前拜后。玉麟分上瑞,千里传欢,鸾诰金花烂晴昼。象服照青春,秋香荐,北堂卮酒。问阿母西池底时来,试为数蟠桃,几番开否。
鱼游春水 寿徐仁静其婿乐鲁常。宋代。朱晞颜。 兰室馀香蕴。射雀屏深清昼永。红旌微动,帘展浪花移暝。重碧先拈翡翠杯,戏綵低窣鸳鸯锦。人在蕊宫,春生蓬境。尽说而翁少颖。记得遗环故时井。而今犹自风流,朱颜绿鬓。百年应惜铜仙在,九里争传清河润。山兮寿兮,以仁能静。
扫花游 送人。宋代。朱晞颜。 津亭柳色,正舞翠毵毵,乱侵歌袖。骊驹送酒。竞东门祖席,宾僚勋旧。白发青衫,愁绝风流去后。黯回首。但梦绕藩垣,帘影清昼。遗爱曾未久。闻里役均输,力排豪右。喧传万口。道调元赞化,是经纶手。鼎铉虚贤,分内功名信有。事非偶。看金瓯、姓名还又。
庆宫春 送袁仲野归绍兴。宋代。朱晞颜。 綵笔传歌,青衫提剑,幕中谁似风流。使檄联芳,宾筵接武,后尘每继清游。晓云春梦,试回首、星霜再周。仙曹书满,荐剡交推,一鹗横秋。扁舟乍可夷犹。一镜平湖,数点轻鸥。醉客疏狂,骚翁豪放,二公同是朋俦。仕而犹隐,料出处、胸中已筹。故山虽好,未许归来,一赋休休。
题开元商学士所作眉山春晓画壁。宋代。朱晞颜。 殊庭旭日移清樾,滉漾晴窗明积雪。山翁解带凌清寒,一扫穷阴幻银阙。流澌溶泄春浪生,蛾眉洗妆鬟髻青。盘空飞磴三百里,彷佛中有巴猿声。参差古木缘云立,独拄西南天半壁。卧看参井悬高秋,不假丹梯手亲摘。人间无此山水佳,何年瀛海来仙崖。不应苍翠掩春昼,云气日夕屯空斋。
惜分飞(酒家楼望其南有佳客,招之不至)。宋代。毛滂。 花影低徊帘幕卷。惯了双来燕燕。惊散雕阑晚。雨昏烟重垂杨院。云断月斜红烛短。望断真个望断。情寄梅花点。趁风吹过楼南畔。
太白楼观萧尺木画壁。清代。张镛。 尺木老人年八十,太白楼头留绝笔。挥霍十指生烟峦,董巨荆关咸气夺。落帆直上牛渚矶,惊看壁上排嵚巇。四山拔地出天阙,乾窦坤位无乖离。天门日观陡而壮,峨岷积素殊其状。回雁峰高巫峡长,香炉瀑布遥相望。镇高岳耸西与东,齐州九点青蒙蒙。峰峦向背觉明晦,江湖澒洞疑奔{氵众}。羲和策驭走屋底,雷雨喧豗清昼里。涧壑淙淙槛际来,元气淋漓妒真宰。我生由来好探奇,往往名山欲问之。瞿唐岱畎万里隔,足茧终年或未窥。兹从一室纷相列,眼底峰峰昭若揭。夺造化兮泣鬼神,观止此矣我心折。天光澹沱日气清,凭栏四望暮霭平。同行顾盼无人赏,欲觅青莲共跨鲸。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兼简同制水部李郎中。唐代。刘禹锡。 九天雨露传青诏,八舍郎官换绿衣。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锁闱。闻道水曹偏得意,霞朝雾夕有光辉。
秋夕宿杨明府厅。宋代。赵湘。 主人无俗缘,留客菊花边。雨气寒并竹,秋声夜杂蝉。爽知于酒称,閒觉爱棋偏。不欲欹孤枕,更深却潄泉。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宋代。刘克庄。 活俘万户虏无酋,拔寨宵奔黑祲收。不用偏师追出塞,杀胡林只在扬州。
古行路难。唐代。张崇。 君不见古来行路难,只有荆卿报燕丹。感君恩厚为君死,自知故国一去无生还。秋风易水自今古,中有恩情别时语。武阳饮酒荆卿歌,壮士相看面如土。秦山嵽嵲秦关高,奋身西上腾惊猱。尽倾肝胆许知己,性命不啻轻鸿毛。画图再拜王心喜,图穷匕首明秋水。劫土复地计全非,何处秦云泣燕鬼。当时一语思匡国,精神动天虹贯日。狂谋肇祸鬼不祀,大业帝嬴天与力。虎须堪编尾堪履,倒捲天河恨难洗。杀身徇名信绝伦,可怜孤负樊将军。
白艾原客。唐代。方干。 原上桑柘瘦,再来还见贫。沧州几年隐,白发一茎新。败叶平空堑,残阳满近邻。闲言说知己,半是学禅人。
走笔依韵和酬王彦霖四首 其三。宋代。强至。 夫子人间第一流,清言暂隔已离愁。今朝偶负寻春约,诗思勾牵未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