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四大,莫把捉,本无毫发堪依托。地水火风亦假名,十二缘生如兔角。
證道歌 其二十七。唐代。释印肃。 放四大,莫把捉,本无毫发堪依托。地水火风亦假名,十二缘生如兔角。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贺翰林侍郎二首 其二。唐代。司空图。 玉版徵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文星喜气连台曜,圣主方知四海安。
冬夜。清代。蔡琬。 耿耿兰缸暗,沈沈夜气清。梦回残漏永,月在半窗明。乡思兼愁思,砧声复雁声。故园归路杳,何日慰离情。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宋代。陆游。 细雨如丝映晚晖,店家小憩换征衣。春农耕罢负犁去,村社祭余怀肉归。黄犊自依残照卧,白鸥争傍小滩飞。道边旧识凋零尽,谁记辽天老令威?
栖霞亭卷二首 其二。明代。于谦。 餐霞服日总虚传,识得栖真始是仙。独拥蒲团亭上坐,凝神遥在五云边。
补作孙志高宅端午宴集诗。明代。王立道。 内殿初分角黍盘,更开芳宴婪馀欢。已知仙侣招寻惯,况复将军礼数宽。荆楚岁时千古恨,长安风土几人看。自怜此日犹乖阻,独向尘途歌考槃。
和过尉氏林香陂韵。宋代。强至。 长年京洛事尘埃,怀抱那能一日开。鱼鸟宿心聊此得,江湖清兴划然回。天园野色鳞鳞合,风猎林香滚滚来。渐有人喧迎马足,郊原佳处好徘徊。
送叔规。宋代。李石。 凤台却望桑麻川,残僧孤客同一年。我穷自取君更苦,只有布袜青行缠。松楠阴阴水边寺,一饷欵寻香火缘。笔端落尽蔬笋气,胸次不留荆棘田。穷冬衣褐露黑肘,半夜风雪寒诗肩。时于连床乞被卧,睡到日午钟鱼传。今朝别我眉色好,得得西谒骑鲸仙。自云老矣世涂熟,独有此老无人怜。更须南去共舟楫,竹火江茶谭夜禅。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三。明代。方孝孺。 倚涧人家近更清,吠风惊犬走还迎。衲衣鹤氅从章甫,落日看山一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