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年六十,犹是孝廉身。射策偶见收,遂为侍从臣。
主爱诈亦忠,赫赫侯平津。长孺不解事,区区论积薪。
淮阳久不调,壮志竟沉沦。空令千载下,为尔泪沾巾。
读史 其二。唐代。余继登。 公孙年六十,犹是孝廉身。射策偶见收,遂为侍从臣。主爱诈亦忠,赫赫侯平津。长孺不解事,区区论积薪。淮阳久不调,壮志竟沉沦。空令千载下,为尔泪沾巾。
(1544—1600)明河间府交河人,字世用,号云衢。万历五年进士。授检讨,与修《会典》。二十六年以礼部侍郎摄部事,请停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又请罢矿税中官,皆不纳,郁郁成疾。著有《典故纪闻》、《淡然轩集》。 ...
余继登。 (1544—1600)明河间府交河人,字世用,号云衢。万历五年进士。授检讨,与修《会典》。二十六年以礼部侍郎摄部事,请停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又请罢矿税中官,皆不纳,郁郁成疾。著有《典故纪闻》、《淡然轩集》。
葆真观妙冲先生归山以诗送之。宋代。赵佶。 当年问道属高人,曾揽霞衣到紫宸。身是三山云外侣,心无一点世间尘。征鸿望极幽栖远,驾燕归飞洞府新。多谢为传心法妙,此真真外更无真。
答李频秀才。唐代。姚合。 一年离九陌,壁上挂朝袍。物外诗情远,人间酒味高。思归知病长,失寝觉神劳。衰老无多思,因君把笔毫。
送兄归洛使谒严司空。唐代。武元衡。 六岁蜀城守,千茎蓬鬓丝。忧心不自遣,骨肉又伤离。楚峡饶云雨,巴江足梦思。殷勤孔北海,时节易流移。
赋得蝉诗。南北朝。褚沄。 避雀芳枝里,飞空华殿曲。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繁吟如欲尽,长韵还相续。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
舟泊秭归吊三闾屈先生 其一。明代。陈是集。 入宫未尽妒,君怎禁蛾眉。玉米田荒否,巫招魂返么。文章诗变骚,祠宇薛依萝。弟子些仍昨,尹兰今若何。
浣溪沙 题张次溪天桥故事集。近现代。陈方恪。 谁向灯窗续窈闻。上河风物忍同论。驼纲坛树几斜曛。卜肆旧踪呼妙子,书棚清话老遗民。卅年残梦委芳尘。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宋代。黄庭坚。 未衰筋力先扶杖,能救衰年十二三。八百老彭嗟杖晚,可怜矍铄马征南。
新春喜陈嘉自娄东至三首 其一。明代。黄淳耀。 春江容易拔船头,小艇东来恰顺流。草色苔痕门径浅,葱汤麦饭主宾幽。清言斐亹晨将夕,古意萧条乐更愁。稛载却看垂橐去,停云霭霭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