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灯窗续窈闻。上河风物忍同论。驼纲坛树几斜曛。
卜肆旧踪呼妙子,书棚清话老遗民。卅年残梦委芳尘。
浣溪沙 题张次溪天桥故事集。唐代。陈方恪。 谁向灯窗续窈闻。上河风物忍同论。驼纲坛树几斜曛。卜肆旧踪呼妙子,书棚清话老遗民。卅年残梦委芳尘。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题梅赠以穰。明代。杨士奇。 携手河梁欲别难,故乡南去路漫漫。一枝林下清如玉,但保风霜到岁寒。
送王司训之闽中。明代。傅圭。 重领除书下玉京,一尊相对不胜情。师儒有道官非冷,案牍无劳梦亦清。榕树翠含山店雨,荔枝香喷海天晴。知君定有苏湖教,倾耳南闽听铎声。
寒夜思饮酒不果与律同噉药渣鱼戏作。宋代。陆游。 我老畏作病,杯酒久不持;读书寒雨中,比夕颇思之。呼童欲洗酌,顾以病自疑。清坐叹寂寞,痛饮愁淋漓。三爵醒醉间,此理当徐思。一掬琴高鱼,且复伴吾儿。
山中纪咏 其二。宋代。龚文焕。 白日幽情惬,閒门到者稀。嗜茶和月煮,采药带云归。春树馀花落,天坛独鹤飞。年华自来往,慵换薜萝衣。
矮斋杂咏 落花。宋代。华岳。 东风吹恨上眉头,两岸桃花瞰碧流。一片红云飞不起,断霞残照落汀洲。
宫词 其十八。宋代。周彦质。 华封献祝协休祥,已见诜诜十七王。宗德祖公钟圣世,子孙千亿正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