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易散琉璃脆。念往事、心将碎。只合人间十三岁。百花开尽,丁香独自。结恨春风里。
小园幽槛经行地。恨春草佳名谩抛弃。簇蝶罗裙休将施,香残烛烬,微风触幔,仿佛娇颦是。
青玉案(伤娉娉)。唐代。晁补之。 彩云易散琉璃脆。念往事、心将碎。只合人间十三岁。百花开尽,丁香独自。结恨春风里。小园幽槛经行地。恨春草佳名谩抛弃。簇蝶罗裙休将施,香残烛烬,微风触幔,仿佛娇颦是。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铨试后征山别业寄源侍御。唐代。殷寅。 别业在征山,登高望畿甸。严令天地肃,城阙如何见。蔼蔼王侯门,华轩日游衒.幸逢休明代,山虏尚交战。投策去园林,率名皆拜选。圣君性则哲,济济多英彦。裴楷能清通,山涛急推荐。謏才甘自屏,薄伎忝馀眷。虽承国士恩,尚乏中人援。畴昔相知者,今兹秉天宪。朱绂何赫赫,绣衣复葱蒨.
十喻诗五首 其四 乾闼婆诗。南北朝。萧衍。 灵海自已极,沧流去无边。蜃蛤生异气,闼婆郁中天。青城接丹霄,金楼带紫烟。皆从望见起,非是物理然。因彼凡俗喻,此中玄又玄。
游西山经玉泉池望西湖。清代。李英。 野外尘氛绝,诸天望不迷。溪深春日淡,烟重绿杨低。石壁僧同赋,山园鸟自啼。扁舟乘兴地,谁共泛湖西。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宋代。刘克庄。 □□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石教矫玄虚。
浒墅道中遇丁长孺南还同高存之朱文宁宴集舟中。明代。安希范。 归信候良久,兹晨邂逅奇。风尘话京国,杯酒集交知。慷慨气弥壮,淋漓兴未衰。眷言申夙好,莫负岁寒期。
梦种德翁寄诗。元代。胡奎。 秋前别去长相忆,三夜分明梦见之。手撚白须长一尺,不谈老事只论诗。
仁静山房为孙君赋。宋代。刘黻。 一庐含万象,古意在听琴。虽有种瓜事,却无锄草金。山幽驯野鹿,树老带巢禽。自得延生法,从渠事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