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宋玉墙东畔。怪相见、常低面。一曲文君芳心乱。匆匆依旧吹散,月淡梨花馆。
秋娘苦妒浮金盏。漏些子堪猜是娇盼。归去相思肠应断。五更无寐,一怀好事,依旧蓝桥远。
青玉案。唐代。晁补之。 三年宋玉墙东畔。怪相见、常低面。一曲文君芳心乱。匆匆依旧吹散,月淡梨花馆。秋娘苦妒浮金盏。漏些子堪猜是娇盼。归去相思肠应断。五更无寐,一怀好事,依旧蓝桥远。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赠高涵寰居士。明代。释函可。 所重惟良友,兼之患难同。长斋亲衲子,独宿傍仙翁。交道真逾淡,文情老益工。只愁风雪后,孤迹任飘蓬。
禅人求偈。宋代。释慧空。 禅家流,悟自己,开眼曹溪十万里。况行机路守心空,病渴移家阳燄里。渴转渴,水又非。抬头不觉雁南飞。文殊堂里万菩萨,大唐国内无禅师。或行棒,或行喝,棒喝交驰如电掣。不容眨眼入思惟,忽把虚空敲出骨。地神恶,天神悦,陕府铁牛得一橛。且等东山睡觉来,大掌连腮咄咄咄。
题武夷 其一。宋代。白玉蟾。 不见虹桥接幔亭,空馀水绿与山青。客来剔出些奇胜,五曲溪头大隐屏。
微雨。宋代。洪迈。 端居身百忧,况乃贫病俱。天公颇相爱,相爱雨我蔬。药区晓晴新,日薄生意苏。卫生固未必,一饱行可图。故园天一涯,茆荆谁为锄。峥嵘岁云晚,此念当何如。
壬申中秋龙弟见寄和之。明代。梁维栋。 处处飞觞待月明,一年好景此宵评。浮云乍改须臾色,天地终留永夜清。蒲馆师生称赏集,梁园旧好恨难并。清辉顿有南来雁,能带新诗问弟兄。
非所寄示康甥荣。明代。杨士奇。 旦暮圜扉下,清羸念尔身。闭门堪避俗,省事足怡神。药里时常检,书灯夜少亲。亦知相念切,来问勿频频。
归计休论负郭田,险途曾讶璧能全。故人今雨非他客,吾道沧洲共此年。
秋兴剩添三径菊,春潮不到五湖船。凭君再拟相寻地,数点閒鸥野水边。
沈方伯良臣雨中见访以归田数诗索和和其一以荅之。明代。邵宝。 归计休论负郭田,险途曾讶璧能全。故人今雨非他客,吾道沧洲共此年。秋兴剩添三径菊,春潮不到五湖船。凭君再拟相寻地,数点閒鸥野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