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茎花上春云热。鹧斑点点明金屑。莫遣两头然。鼻尘须细参。
香心灰也未。忏尽相思字。趺坐写经时。玉奴添一枝。
菩萨蛮 藏香,以下四解和周会生同年。唐代。樊增祥。 七茎花上春云热。鹧斑点点明金屑。莫遣两头然。鼻尘须细参。香心灰也未。忏尽相思字。趺坐写经时。玉奴添一枝。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黄鹄篇。明代。陈子壮。 黄鹄浴其羽,矫绝淩青苍。黄鹄志四海,飞飞归故乡。故乡得相见,四海徒相望。燕识主人心,胡为恋屋梁。精卫思填海,空水日已扬。金石有变迁,沧桑岂足量。不见蜉蝣子,楚楚明衣裳。恶木非我阴,覆车非我粮。闵彼事区区,引缴欲奚伤。
留别王浚之和文定公韵。明代。王鏊。 小隐何年荻扁来,阳城湖畔草堂开。团蒲曲几凝香寝,町疃芳畦瘿石台。雪满山阴王子至,日斜滁上醉翁回。铜瓶早漏春消息,欲取寒香入酒杯。
王倅成老挽诗二首。宋代。王炎。 珠玉山渊润,仁人久里居。低徊尝结绶,强健即垂车。长厚皆堪法,循良亦可书。惜哉怀远业,小试只题舆。
秋夕家人宴。明代。区大相。 金宫珠树侧,凤阁绣屏东。月隐檐边桂,风来井上桐。晚凉清枕簟,秋色净房栊。楼外谁家妇,停砧思朔鸿。
和饶计使北苑焙观贡品。宋代。赵汝腾。 使华金掌冠卿材,曾侍红云一杂来。龙井为君增洗濯,凤山来客小低徊。膏翻玉雪团香帖,味笃金兰共酒杯。计相他时踵庞老,席前敷奏记东台。
泊平望吊玄真子。宋代。孙锐。 仙非胜地仙不升,地非仙迹地不灵。古今绝胜天下景,多为羽客梯云軿。松江之南平望驿,千古清名垂载籍。遗基废井虽不存,依旧湖光接天碧。我闻在昔张玄真,平生活计一钓纶。浮家泛宅戏人世,龟鱼为友蒹葭邻。故人分符刺苕水,东游历遍溪山美。翩然联璧至此乡,回视尘寰如敝屣。酒酣水戏身甚轻,席行水面同舟声。祥云瑞鹤歘然至,泛此凌空归太清。西寒山边飞白鹭,其间尽有朝元路。绿蓑平日瓷遨游,何忍临岐弗相顾。争知万顷玻璃中,清都紫府遥相通。故来成此一奇事,欲将名姓传无穷。风帆过后沙鸟坠,灵迹虽存人不记。白苹红蓼自争妍,谁识此为真福地。何人好事能挥金,结庐绘像湖之阴。寒泉一盏荐秋菊,往来不负诗人心。玄真今在天何处,独立河梁望飚驭。丹台玉籍若相容,携手乘风共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