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今夕。记得仲秋十七。扇头有女乘鸾。天上常仪镜圆。圆镜。
圆镜。钗燕角巾厮并。
转应曲 其十七。唐代。樊增祥。 今夕。今夕。记得仲秋十七。扇头有女乘鸾。天上常仪镜圆。圆镜。圆镜。钗燕角巾厮并。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唐代。欧阳炯。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又乞百叶桃一种。明代。郭之奇。 珍重当年禁苑春,助娇曾见倚栏人。玄都观里千千树,岂似风前叶叶新。
七月初得雨后大有秋意。宋代。虞俦。 好雨真无价,炎天不易求。十全成稔岁,一上作凉秋。吏逭陂塘责,民宽沟壑忧。催科无奈拙,此去恐优游。
清溪来明府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唐代。杜荀鹤。 珠明玉润尽惊人,不称寒门不称贫。若向吾唐作双瑞,便同祥凤与祥麟。
憩田家。宋代。严粲。 昼问田家憩,相呼隔短篱。负薪髽引犊,挑菜跣携儿。沙井和虾汲,村舂夹稻炊。老翁评贵粜,覼缕旧年时。
南乡子 尹先之索净圆子词。宋代。赵师侠。 元夜景尤殊。万斛金莲照九衢。锤拍豉汤都卖得,争如。甘露杯中万颗珠。应是著工夫。脑麝浓薰费小厨。不比七夕黄蜡做,知无。要底圆儿糖上浮。
景阳钟二首。宋代。刘子翚。 一刀残月淡觚棱,遥望林梢晓色升。寂寞小帘风露冷,玉盆脂水已生冰。
武当道上所见戏成短歌。明代。王世贞。 南阳少妇道人装,皂纱蒙紒白帢方。口诵弥陀数声佛,手赍玄帝一瓣香。有女求如南海相,生儿早作绣衣郎。堆箱越织重重锦,拄栋吴粳粒粒霜。孔雀缠枝双到老,芝兰长砌玉成行。是时玄帝征魔返,十万黑帜摩空翔。覆额难晞九阳发,徒跣长瘃修罗霜。人间福地有如此,明日幡然辞上苍。即劝弥陀亦还俗,毋烦接引向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