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
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
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春从天上来 十月既望,游杜子祠,折黄梅花一枝,归遗细君。。唐代。樊增祥。 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送李顺文。元代。李延兴。 维齐古青州,其地山水秀。尝遭国大侵,夹辅犹腋肘。宅土称上腴,财赋等浙右。奇阃久乃隳,完城失封守。妖盗起潢池,跳梁裒林棷。白昼烧通衢,胡马相践蹂。屋化飞尘灰,莽莽草木茂。往年大姓家,存者无八九。兵兴岁无虚,穑事废南亩。纷驰赤白囊,烈勋径何有?上贻国之忧,轸念夜达昼。简师行天诛,岌岌不敢后。秦中出精甲,长道屈群丑。言言七十城,易若摧瓦缶。大野熄烽烟,多士释介胄。两河关梁通,中原绝纷纠。行者如蚁旋,居者如辐凑。济南李征君,累业文献旧。躬耕食其力,园田如错绣。自经丧乱来,避地东西走。草食面削□,布恕体盈垢。先师有遗文,一一付君手。万死逃一生,收藏免脱漏。吾尝□其书,篇章灿琼玖。读之京华馆,霜月动虚牖。寻将刻枣梓,上俪钟鼎寿。□称贤弟子,君乎实无负。始予未相识,闻誉则已久。昨枉过山斋,衡扉□□候。吐饭欣接之,笑语忘辰酉。议论悉超绝,白日云雾剖。读书不窥园,□□在研究。巢由尚羊裘,禄仕不挂口。譬之天马驹,不肯恋栈豆。裹粮出□□,归期迫夏首。春容耀桃李,川色润栲杻。太行入青云,千峰淡如帚。黄河浪卷天,风雨怒蛟吼。路经百载场,青苔白骨朽。抵家拜丘坟,狐狸上荒阜。俯仰成古今,野哭杂山溜。莫伤门柞哀,晚节当大就。立言绍前修,蚤夜猎文囿。为国植英材,民俗尽归厚。我家汉水上,昔别齿尚幼。艰危十余年,骨肉知在否。君归我何如,涕洒满衣袖。执手河之干,临风一觞酒。人生会合难,岂不怀亲友。相期保令名,良时不可又。
杂曲歌辞。行路难。唐代。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送万君应召之京。明代。施渐。 如君为政岂谋身,当宁知名有几人。解棹犹余五湖兴,匣琴方见一官贫。楚山偏是淮南绿,旧友何如帝里亲。却望清班隔尘世,秋风茅屋更谁论。
和宗人见寄。宋代。魏野。 兀坐几忘形,柴门夜不扃。稔怜丞相雨,瑞爱老人星。妻识琴材料,童谙鹤性灵。远山延颈望,疏竹枕肱听。祖业存圭窦,年支有伏苓。閒身寄精舍,狂迹在旗亭。养药依丹诀,尝花验水经。何时得相见,静话向松庭。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宋代。林希逸。 君住壶山参请遍,樗翁却似岭松孤。学如禅派求沩仰,师比医宗要扁俞。到此几尝名谱荔,归欤独忆故家鲈。我惭九曲身遥领,空诵仙经说黍珠。
青青河畔草。南北朝。王融。 容容寒烟起,翘翘望行子。行子殊未归,寤寐君容辉。夜中心爱促,觉后阻河曲。河曲万里馀,情交襟袖疏。珠露春华返,璇霜秋照晚。入室怨蛾眉,情归为谁婉。
忆瑶姬 吴湖帆。近现代。吴梅。 金碧侯门,闭小冢,红心草满三弓。容光销镜月,纵瘗花铭在,弹指春风。玉儿幸死东昏,未籍青衣禁苑中。笑锦帆流落天涯,暮鸦枯树冷隋宫。石华乍启尘封,故纸千金,几番江汉传烽。河山馀艳影,对旧朝文物,细想惊鸿。秋魂莫怨杨花,一研南薰墨正融。伴海滨巾角临池,夜月环佩逢。
齐太庙乐歌十六首 其十 凯容乐。南北朝。谢超宗。 肃惟敬祀,絜事参芗。环袨像缀,缅密丝簧。明明烈祖,尚锡龙光。粤雅于姬,伊颂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