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力风情,笑白傅、刚与仆同。祇微欠、玉容蛮素,添画屏风。
生计百家分禄米,驿程千里走诗筒。问文章、风节定谁如,冯敬通。
师聱叟,宾放翁。鬓如漆,气如虹。纵我生稍晚,犹及光丰。
时代如今逢过渡,中流击楫几英雄。约使君、添酒煮青梅,操请从。
满江红 友松以此调见寿,别以平韵报之。唐代。樊增祥。 筋力风情,笑白傅、刚与仆同。祇微欠、玉容蛮素,添画屏风。生计百家分禄米,驿程千里走诗筒。问文章、风节定谁如,冯敬通。师聱叟,宾放翁。鬓如漆,气如虹。纵我生稍晚,犹及光丰。时代如今逢过渡,中流击楫几英雄。约使君、添酒煮青梅,操请从。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饶州张宏中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陈渊。 画栋雕甍照水村,簪裳多在脊令原。百年得计南山豆,万事忘怀北海尊。自昔功名何世乏,迨今文字几人存。遗书傥有毫芒在,为语韩公请备论。
结客少年场。元代。潘伯脩。 黄金千,白璧双。东燕市,秦舞阳。西咸京,张辟疆。舞阳言死即死耳,执策驱之类犬羊。辟疆任智持两端,为虎傅翼加之冠。汉廷诸老失措手,大节为之久不完。英雄俯仰伤今古,成败论人何足数。我今绝交谢少年,西山拂石卧秋烟。丈夫未遇亦徒尔,渑池奋翼龙鸾鶱。由来万事付天道,为蛇为龙身已老,结屋青厓傍林鸟。
摩诃池。宋代。陆游。 摩诃古池苑,一过一消魂。春水生新涨,烟芜没旧痕。年光走车毂,人事转萍根。犹有宫梁燕,卫衔泥入水门。
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首 其一。唐代。杜甫。 病枕依茅栋,荒锄净果林。背堂资僻远,在野兴清深。山雉防求敌,江猿应独吟。泄云高不去,隐几亦无心。
送抹利花与庆长。宋代。杨万里。 江梅去去木犀晚,萱草石榴刺人眼。抹利独立幽更佳,龙涎避香雪避花。朝来无热夜凉甚,急遣山童问花信。一枝带雨折来归,走送诗人觅好诗。
漫浪阁辞。宋代。晁补之。 沛高皇之受嬴兮,刘别子曰楚元。羌好诗而说羲兮,敬设醴于穆生。戊始怠而穆去兮,申白笑而钳市。冨传孙而失国兮,派辟强之支子。爰清净而少欲兮,以身悟乎霍光。蹇孙向之洽闻兮,至耆老而弥良。曰众贤和于朝兮,万物和于野。粤百世而能调兮,民胥来而凤下。惟刘有后于楚兮,千岁发夫道原。流其芳以益远兮,伟壮舆之不愆。厡惟博而好直兮,向异世而复起。舆惟进而未已兮,载向学亦不坠。彼元结之信修兮,羌何为此漫浪也。将履中而晦外兮,其徳固天之放也。惟漫浪之为言兮,匪正则之嘉名。岂其惩屈之死忠兮,欲猗移以保生。结当易之一爻兮,幽人履而正吉。舆方壮而恶书兮,弃尔辅欲谁赖。吾语子漫浪之可兮,遗物往其庶几。苟畏人而群于人兮,拭唾面其犹殆。朝骋望乎紫霄兮,夕归次乎左蠡。五老兮在上,星子兮在下。垂瀑介于高丘兮,洞深林而北靡。飞梁亘于三峡兮,倏异景而殊世。青松屋兮桂宇,辛夷房兮梅户。兰糗兮菊粻,荪体荐兮肴若芳。云驷兮霓辀,岁将晏兮谁与游。烟为衣兮水为佩,君谁须兮林之际。吾以漫为旌兮,建彼太虚之上也。吾以浪为乘兮,周彼八荒之外也。羾万里厕不逢人兮,御谒我以宜止。晻轟轟而旷汹汹兮,羌何以辩乎明晦。弥高出于千仞兮,群凤过而北南。弥幽径于雷室兮,列缺惊而后先。求佺侨而不得兮,咸勃窣其在下。乃山泽之臞兮,夫何足以跂而望我。茫吾不知其所如兮,黔嬴告我以何舍。出无阴兮入无阳,旋丹崖兮匝大荒。忽临睨夫故居兮,羣梯危之蜂户。伛白叟之扶童兮,迎谓我以良苦。返吾稼兮复吾樵,山{山悤}{山悤}兮江滔滔。舆先人之善俗兮,虽百世犹未攺。彼鲁衰而龂龂兮,吾老穉以知耻。匪礼失而求野兮,民固化于不恌。舆克家而好常兮,庸谨行以毋慠。怀向厡之遗直兮,念尔祖而履薄。陈洪范之九畴兮,叙三统与七略。以为博而弗考兮,蹇无用而束阁。纷舆世之多贤兮,匪曲全而好修。惟仁宅与羲路兮,羌可居而必由。结信贤而自晦兮,忘其同物以迷世。凫与波而上下兮,夫固非驹之所喜。乱曰:接舆诡而悟圣兮,匪沮溺亦楚狂。圣与言而莫顾兮,人以为知乎大方。既不足用吾中兮,吾将从回宪之所臧。
过虞家宅。唐代。龚诩。 廿载流光快掷梭,虞卿宅畔重经过。白头野老都成鬼,红粉村娃总作婆。官赋孰如今日重,人家不似旧时多。夕阳野草花桥路,不觉徘徊发浩歌。
麻沙八景诗 其四 祇园溪声。宋代。蔡元定。 桥枕东流路透西,桥边梵刹亦幽奇。人来问道不须问,抵听溪声悟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