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华峰,斩大王头,岂不快哉。正盖公接席,曹醇可饮,道林升座,谢麈能陪。
元度真长,三朝九见,京尹原非轻薄才。阳关笛,便南飞老鹤,亦为徘徊。
骊驹门外休催。有百道、言泉往复回。算建安七子,惟公独健,野王二老,舍我谁偕。
且尽今宵,天门冬酒,后夜思量无此杯。神仙客,在莲花岭上,早寄诗来。
沁园春 其二 湘绮先生得词后为留一日,再赋。唐代。樊增祥。 登太华峰,斩大王头,岂不快哉。正盖公接席,曹醇可饮,道林升座,谢麈能陪。元度真长,三朝九见,京尹原非轻薄才。阳关笛,便南飞老鹤,亦为徘徊。骊驹门外休催。有百道、言泉往复回。算建安七子,惟公独健,野王二老,舍我谁偕。且尽今宵,天门冬酒,后夜思量无此杯。神仙客,在莲花岭上,早寄诗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送吴兴太守卢给事赴兵部侍郎召四首以邦家之光为韵 其三。宋代。刘一止。 公来临我邦,天意若见私。从容坐席间,风化已四驰。民曰吾二天,士曰得我师。庶几少淹留,子弟公教之。如何如不顾,公岂要我思。不见溪上山,旦暮发妍姿。及兹有行色,风日含悽悲。公亦何负渠,欠渠百篇诗。
卜算子 焦姑求。金朝。王哲。 听闻阐户。灭虫亡,炉灶堪安固。粹常纯空外觑。彻清清,寂静无思虑。频忘按住。结金丹,透入明堂所。斧长施钢剑锋,荐真元,直*蓬莱
神山歌。宋代。陆游。 吾闻海中五神山,其根戴以十五鳌。一朝六鳌被钓去,岱舆员峤沉洪涛。尚余三山岿然在,当时不没争秋毫。如何蓬莱又已浅,忽见平地生藜蒿。伏羲迨今几万岁,世事如火煎油膏。娶妻不敢待翁命,治水无暇怜儿号。避谗奔楚仅得免,历聘返鲁终不遭。老聃关尹亦又死,人实危脆无坚牢。有口惟可饮醇醪,有手惟可持霜螯,勿令他人复笑汝,後有万世来滔滔。
送吕友善。唐代。邓肃。 火云烧空汗如雨,江北江南俱豺虎。君侯不顾溪山幽,鞭马一朝去莫御。挽君少竢秋风清,君言倚门有双亲。千里归从彩衣舞,死生不计万钟轻。过眼纷纷青与紫,颠倒重轻真可鄙。凭君天上整乾坤,自古忠臣多孝子。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宋代。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送别曾伯刚归青浦。明代。王恭。 太常峰南正雪飞,严公湖上梅初发。遥天片日下沧波,断鸿声里人将别。借问君家若个山,白云携得杖头还。碧罗旧业连青浦,高卧心閒梦亦閒。看君意气非常调,未肯逢时发西笑。萍梗长留沧海踪,诗书不作青云料。客里相逢情最亲,离居自愧家常贫。旧游冠盖今谁在,白首襟怀有几人。念君此行何草草,岐路吞声不能道。遥传掬泪到麟峰,伤心为吊方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