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火回风佛护持,时时开看慰輖饥。如何一掬寒酸泪,竟似河梁古别离。
沈石天花药盦和尚属题 其二。唐代。翁同和。 劫火回风佛护持,时时开看慰輖饥。如何一掬寒酸泪,竟似河梁古别离。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
翁同和。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过淮阳有感而作。明代。薛瑄。 武皇侧席正求贤,直道谁居汲黯前。何事不教留禁闼,淮阳高卧度流年。
寄学可二首 其二。元代。顾盟。 石上一杯清泠水,传是若冰小洞天。借渠茗器登山去,春雪正与梅争妍。
锡兰岛卧佛 其一。清代。黄遵宪。 大风西北来,摇天海波黑。茫茫世界尘,点点国土墨。虽曰中国海,无从问禹迹。近溯唐南蛮,远逮汉西域。旧时《职贡图》,依稀犹可识。自明遣郑和,使节驰络绎。凡百马流种,各各设重译。金弃铸多罗,玉环献摩勒。每以佛光明,表颁帝威德。苏禄率群臣,渤泥挈尽室。阑斑被绣缦,扶服拜赤帟。是中蛮夷长,窃号公侯伯。比古小诸侯,尚足称蒲璧。其他鸟了部,争亦附商舶。有诏镇国山,碑立高百尺。以此明得意,此刻之罘石。及明中弃后,朝贡渐失职。岂知蕞尔国,既经三四摘。铁围薄福龙,大半供鸟食。我行过九真,其次泊息力。婆罗左右望,群岛比虮虱。咸归西道主,尽拔汉赤帜。日夕兴亡泪,多于海水滴。行行复行行,便到师子国。
题盘白山人月林清影图。清代。张邦伸。 凉气入疏林,秋光耿遥夕。幽人起披襟,弄月吟寒碧。岭上松风鸣,岩畔流云积。何处啸鸾声,伫立情脉脉。
少年行。明代。徐祯卿。 生长在边城,骑射有声名。召募河源去,长屯都护营。登山望敌气,间道击胡兵。十决推雄战,连呼扶汉旌。云中息刁斗,天上扫搀抢。坐弄胡笳月,梅花陇水清。
送吴东湖明府升四川成都别驾。明代。李瑜。 千里还乘别驾车,花封刚足百年书。月离水郭千家暝,春渡巴江万锦舒。水雪每形歌咏里,功名分付笑谈馀。丹青胜欲留公影,只恐风流画不如。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六 先月台。明代。胡应麟。 中天白玉台,高挂九千尺。薄暮海东云,先送嫦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