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无数,雨萧萧。路迢迢。不似芙蓉城下去,柳如腰。
梦随春絮飘飘。知他在、第几朱桥。说与杜鹃休唤怕魂销。
愁倚阑(三荣道上赋)。唐代。程垓。 山无数,雨萧萧。路迢迢。不似芙蓉城下去,柳如腰。梦随春絮飘飘。知他在、第几朱桥。说与杜鹃休唤怕魂销。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五。清代。瞿士雅。 信步腾腾野岸边,登高节物最堪怜。今朝暗算当时事,此夜同欢歌酒筵。清影乍开松岭月,持杯坐醉菊花天。省躬审分何侥幸,风景依稀似去年。
瑞龙吟。明代。刘基。 秋光好,无柰锦帐香销,绣帏寒早。钩帘人立西风,送书过雁,依然又到。故乡杳,空把泪随江水,梦萦池草。何时赋得归来,倚松对柳,开尊醉倒。衰鬓不堪临镜,镜中愁见,蓬飞丝绕。门外远山青青,长带斜照。石泉涧月,辜负夜猿啸。伤心处,枫凋露渚,荷枯烟沼,燕去玄蝉老。满天细雨鸣羁鸟,花蔓当檐袅。庭院静,遥闻清砧声捣。拥衾背壁,一灯红小。
中秋与吕仲实清话忆溉之李内翰不见。元代。宋褧。 大明湖上水涵天,月色偏宜李谪仙。应笑吾曹杀风景,碧桐窗下对灯眠。
喜晴。宋代。曾几。 求晴而得晴,老子不胜喜。夜间屋瓦声,如疾痛在己。通宵遂无寐,落势殊未已。禾头卧沙泥,便恐欲生耳。谓天为不仁,春夏雨如彼。即今孰主张,秋潦更如此。垂成又败之,天意定不尔。果如吾所料,林杪风忽起。玄云走四山,白日行万里。腰镰知几家,持杵者谁子。欢声田野间,乐事图画里。使君经旬忧,杯酒为一洗。官仓不须问,百室既盈止。作诗告同僚,可以贺我矣。
家元驭提学甫校士河南投劾径归诗以志羡。明代。王世贞。 才渡漳河兴已阑,北风吹岸惠文冠。何人更许全三乐,此地今看有二难。忽忆淮南青桂色,从它梁苑绛帷寒。莫言小弟茅衷晚,鬒鬓双颧似渥丹。
佛指峡舟中见月有感 其三。明代。唐文凤。 阻风愁不柰,见月喜何如。蟾影涵苏魄,龙光烛太虚。斗间觇紫气,颔下现丹书。桂阙群仙降,天香拂袖裾。
拟古七十首 其六十三 王右丞维山居。明代。王世贞。 为惜辋川好,携家事田作。青山映如带,绿树相历羃。燕乳林花乱,蚕肥桑阴薄。微雨终南来,鯈鱼蔼然乐。饷馌下鸢群,束书挂牛角。樵斧入涧深,丁丁送馀斲。归逢耦耕叟,问我来朝约。坐爱微风吹,尚隐残日脚。得暇便相过,床头有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