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5—1815)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家贫,游幕为生。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时勒保以镇压苗民在黔,赏其才识,常与计军事。勒保调四川为经略,镇压白莲教军,招之往,以母老路远辞归。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为诗专主才力,每作必出新意。亦善书画。有《瓶水斋集》及杂剧数种。
舒位读书颇博,又奔走四方,接触社会生活较为广阔。其诗多羁旅、行役、赠答及咏史之作;他的诗清峻奇肆,在一部分作品中流露出失意的哀愁;也有些篇章讽刺时政或抨击现实,如《叩头虫》、《□虎行》、《杭州关纪事》等。他的诗以七古、七律为最胜,如《张公石》、《朱野云断墙老树图为石敦夫题》、《破被篇》,为同时代人所称誉(法式善《瓶水斋诗集序》);咏明妃、诸葛亮、陶渊明、项籍等人的七言律诗,也很新警。法式善曾以舒位与王昙、孙原湘为“三君”,作《三君咏》;龚自珍则将他与彭兆荪并举,称赞他的诗歌风格“郁怒横逸”(《己亥杂诗》自注)。舒位精通曲律,所作戏曲,人称当行。
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著有《瓶水斋诗集》17卷、《瓶水斋诗别集》 2卷,《乾嘉诗坛点将录》、戏曲《卓女当炉》、《樊姬拥髻》、《酉阳修月》、《博望访星》(以上四种合刻称《瓶笙馆修箫谱》)、《桃花人面》及《琵琶赚》等。
舒位和《乾嘉诗坛点将录》
关于《乾嘉诗坛点将录》的来历,据云是舒位和陈文述(云伯)以及二三名士,酒余饭后,游戏三昧,闲谈当时诗坛人物而成的。其中以沈德潜为托塔天王,袁枚为及时雨,毕沅为玉麒麟,钱载为智多星,蒋士铨为大刀,赵翼为霹雳火……此外当时诗坛名人如洪亮吉、黄景仁、阮元、张问陶等人也各有其位。点评的结果传出去,知者无不绝倒,以为毕肖。后来舒位为评点的人物配上赞(可能还对排位做了一些订正),并作了序,指出了这一游戏之作在文学批评上的严肃意义:“夫笔阵千人,必谋元帅;诗城五字,厥有偏师。故登坛而选将才,亦修史而列人表……文章千古,玉帛万重,盖唯善将将者,始可与言诗矣。”
对同时代的诗人进行评点与排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我们三百年后来看《乾嘉诗坛点将录》,亦不能不讶服于其公正与准确。这一方面是由于舒位在诗歌上的卓绝见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的评论态度:“或盖棺而论定,或盍簪而弗疑,或廉蔺之无猜,或尹邢之不避。”
在人物的编排上,他并没有完全按照《水浒传》第七十回的座次安排,而是根据被评点人物的特征作了一些调整。例如,扑天雕在《水浒》中是掌管钱粮头领,在《乾嘉点将录》中扑天雕杨芳灿被列入马军正头领,只保留了一个小旋风阮元为掌管诗坛钱粮头领。又比如,将黑旋风王昙单独列为步军冲锋挑战正头领,将混江龙姚鼐单独列为水军总头领,将紫髯伯翁方纲列为相士头领(紫髯伯在《水浒》中是兽医)。他还根据诗坛的宗派与源流,将一些诗人们分列为“登云山旧头领”、“清风山旧头领”等。此外,为免“有伤忠厚”,对于梁山上形象不怎么高大的四位军中走报机密头领(铁叫子,鼓上蚤,金毛犬,白日鼠)他干脆付诸阙如,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各家“点将录”所袭用。
赞语是《乾嘉点将录》的一大特色。这些赞语,或独赞,或合赞,多则数十字,少则六字八字,既说明了被点评者的特征,又考虑了《水浒》相应人物的性格与遭遇,精辟而有韵味。例如对花和尚洪亮吉的赞:“好个莽和尚,忽现菩萨相,六十二斤铁禅杖”;对行者黄景仁的赞:“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对青面兽张问陶的赞:“殿前制使,将门子弟,可惜宝刀,用杀牛二”;对急先锋全祖望的赞:“长枪大戟,震动一切”,无不意味深长,会心之余,令人叫绝。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舒位在《乾嘉点将录》中将自己评为没羽箭(自己评自己,在其他的几部点将录中是没有的),并赞道:“弃尔弓,折尔矢,高固王翦有如此。似我者拙,学我者死,一朝击走十五子。”征诸诗史,洵为的论。如此自知而又自信,实在是叫人好生佩服。
舒位祖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但舒位自称:“余生于吴门大石头巷。”伯父希忠曾官江南,父永福偕行,因而寄居吴门。乾隆三十年(1765)母沈氏于苏州生下舒位,沈氏本也吴人。舒位少颖悟,十岁能文,伯父希忠赞曰:“此吾家千里驹也。”14岁随父任居广西永福县,其父官舍后有铁云山,因而自号铁云山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举人,不久伯父犯事遭抄家,于广西任县丞的父亲亦以事失官,旋殁于江西。舒位奉父柩回吴门,但家贫无屋而一度借居湖州乌镇,后才移居苏州。
舒位一生坎坷,曾九次参加会试考试,皆不中,遂绝意进取。居京师时,作戏曲,礼亲王爱其才,辄以作品付家乐演习,给以润笔,并与当时的戏曲家蒋士铨、王昙等相友善。舒位因家境贫寒,后赴河北河间府太守王朝梧幕中任幕僚,嘉庆二年(1797)曾随王朝梧从军黔西征仲苗。舒位事母至孝,嘉庆二十一年(1816),母殁,舒位自真州戴星奔丧回家,由于悲伤过度,不进水浆,同年除夕卒。舒位生卒皆在吴,“实终身为吴人”。
暑甚偶然作 其一。清代。舒位。 颓云驭骄景,蒸雨如热汤。迟迟异春日,皓皓殊秋阳,明知威太甚,势必不久长。奈其方执柄,气焰莫敢当。侧闻翠微亭,有山名清凉。径欲蜡双屐,天风吹我裳。
铜鼓诗。清代。舒位。 望之铁色质则铜,被以鼓名声乃钟。面如尘镜冷不镕,底如覆釜其音跫。中央一束黄腰蜂,土花战血相淡浓。上有文字如云龙,手三摩挲不可踪。我随车骑来南笼,此鼓献自耕田佣。问渠铸鼓何所宗,云是诸葛征蛮凶。渡泸五月济火从,功成畀锡罗甸封。岁时伏腊事吉凶,椎牛酾酒宴万峰。乃以此鼓代鼓镛,青山白雨双杖筇。小叩小鸣初冬冬,大叩大鸣既逢逢。天空谷应声隆隆,诸苗拜舞衣无缝。罢宴藏鼓无敢纵,千载风俗兹益恭。忆昨巨虚负蛩蛩,鼓鼙将帅思三冬。今者戍鼓罢不摏,催花羯鼓声玲珑。请留此鼓镇边墉,笋业丹{艹雘}悬维枞。虽殊石鼓赋车攻,颇仿土鼓追黄农。金人十二销镝锋,并勒我诗当纪庸。而我再衰三则慵,雷门之布綦难容。
朱野云断墙老树图为石敦夫题。清代。舒位。 朱公示我断墙老树图,石公索我断墙老树诗。之二人者我所思,之二物者我所知。一在极乐寺,一在太清观。鸡林宰相购真形,龙门太史作合传。此墙此树诚无双,突兀一堆空一腔。后墙彼树遍天下,不断不老不诗画。独不知筑墙为某年,种树是何意。亦不知先筑墙,后种树,何在南城太清观,何在西门极乐寺。墙如残碑树如枯柴,墙断若坐,树老而卧。客之来兮秋凉,揽风景兮断肠。㡠丹青兮韵宫商,合则双美兮离则两伤。蓬莱清浅须弥小,呜呼墙断树亦老。是墙是树有绝期,非墙非树无尽道。无有墙树无有诸烦恼,胡为画之题之不肯休。一墙一树名一愁,宿泥剥剥鬼所谋,孤根盘盘匠所仇。屐齿不到风马牛,烟花点缀虫雕锼。咄嗟乎嘻吁,铁围山,拦不住。红桑花,种何处。神仙换劫佛灭度,如是因缘不知数。一为极乐寺中墙,一为太清观里树。此际无情似有情,此时有句如无句。若云面壁来,何不乘槎去。
重过飞云洞寄仁甫。清代。舒位。 暗泉涓涓流古洞,洞口飞云白如瓮。我往之日云相迎,今我来思云亦送。云非昨日云,客是去年客。客归云不归,飞来飞去荡无迹。客休笑云云笑人,云即是客客亦云。百年三万六千日,问客年来年去羌何因。去年看云云满衣,今年云冻云不飞。千山万水岁聿莫,夕鹃啼罢朝乌啼。山亦为云遮,水亦为云渡。思公子兮云外路,可惜同来不同去。指此空林片石中,与君旧坐看云处。
破被篇。清代。舒位。 读书万卷读不破,走入破被堆中卧。鸡既鸣矣凡几声,虱其间者凡几个。或曰屣可弃,我不忘其敝。或曰衮可补,我非五杂组。不相离别转相亲,我用我法横自陈。芙蓉城里蒙头入,鹦鹉洲边伸脚出。一年又一年,春秋冬夏无不然。万里复万里,东西南北而已矣。蜀锦重重无片段,吴锦团团逸其半。参来罗汉五百尊,幻生观音十一面。弹断铜琵琶,披出铁袈裟。石破天惊逗秋雨,中有残梦恒河沙。君不闻湖州唐六歌有口,又不见扬州朱八画有手。唐犹及见未破时,朱独相怜已破后。今兹襆被春明门,车如鸡栖马如狗。黄竹箱中什袭藏,青苔榻上周旋久。被兮被兮可奈何,世间破被有许多。安得尽遣朱八作画唐六歌,我乃化为蝴蝶夜夜飞来魔。
暑甚偶然作 其二。清代。舒位。 一蝇集俎上,终日不得食。一蚊入帷中,终夜不得息。驱之仍复来,杀之已无益。小人不在多,终必误家国。要当屏腥膻,且宜严出入。患至而后防,乃是下下策。
暑甚偶然作 其三。清代。舒位。 挥扇尚不足,解衣始相宜。设使热不减,势将剥肤皮。人心无定向,辄为寒暑移。岂知蹈汤火,涉世甘如饴。耐者乃可久,静者乃见几。一热不能忍,何事可以为。
虞山归舟。清代。舒位。 桃花水涨青春老,船尾苍烟凉不埽。梦回篷背听无声,细雨蒙蒙入天晓。客来春事鸟初啼,客去春情花乱飞。试对山灵歌水调,胜教春与客同归。
花生日诗魏塘道中作。清代。舒位。 啼莺如梦送归艎,日子平分夜未央。愿取鸳鸯湖里水,酿成春酒寄花尝。
风泾归舟。清代。舒位。 风泾接魏塘,烟景晚苍茫。孤棹回残雪,春潮拥夕阳。梦骑双蛱蝶,歌起万鸳鸯。好傍南湖宿,寒林月正黄。
枫桥。清代。舒位。 冷落回塘欲暮时,峭帆{女猗}娜去何之。数行鸿雁书来少,一段风烟客到迟。关吏尚嫌愁未税,榜人惟有梦相知。偶然渔火江枫地,记得寒山寺里诗。
汴梁寻宋故宫遗址 其一。清代。舒位。 踏破宫墙万瓦烟,夕阳红似靖康年。欲听箫鼓空流水,更指榛芜作弄田。彼黍茫茫乾净土,此都渺渺别离天。金床玉几无消息,一角灵光向宛然。
汴梁寻宋故宫遗址 其二。清代。舒位。 当年镫火下樊楼,忍把杭州作汴州。桥上鹃啼新法变,江边马渡旧京收。石欹艮岳天难补,帘飏离宫鬼自钩。一事辘轳惆怅甚,宣和书画不曾留。
汴梁寻宋故宫遗址 其三。清代。舒位。 洛阳贵纸写《三都》,争似千金买谏书。报国将军归北寺,移家天子占西湖。画船晴雨花深浅,绝塞冰霜雁有无。此是桥山弓剑地,不堪饮器用头颅。
汴梁寻宋故宫遗址 其四。清代。舒位。 丛残史册小朝廷,弹入吴弦不耐听。湖上春寒天水碧,帐中酒热帝衣青。班师怏怏三军雨,揽辔迢迢一使星。剩有搴帘黄袖子,相州楼上话飘零。
杨忠悯公祠 其二。清代。舒位。 塞上和戎厌鼓鼙,闺中抗疏撤钗笄。三边债帅骄无主,千古忠臣烈有妻。仙箓荒唐天左右,朝衣惨澹市东西。玉熙事事堪惆怅,碧血何时化紫泥。
别山 其一。明代。孙传庭。 看山殊慰十年盟,隐计犹怜尚未成。到日云霞如有意,归时猿鹤岂无情。丹崖翠壁皆留咏,瑶草琪花半识名。此去清凉应笑我,劳劳城市欲何营。
春日过瀛海公第有感。明代。屠应埈。 千家楼阁映朱轩,犹见沙堤接禁垣。有剑只惭吴季子,无人重过赵平原。花明戟户春常寂,鸟识雕楹昼自喧。试看五侯歌舞地,玉台金埒锁黄昏。
戏赠灵澈上人。唐代。吕温。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旅舍除夜。唐代。皮日休。 永夜谁能守,羁心不放眠。挑灯犹故岁,听角已新年。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晚来辞逆旅,雪涕野槐天。
答嵇康诗四首 其三。魏晋。嵇喜。 达人与物化,无俗不可安。都邑可优游,保必栖山原。孔父策良驷,不云世路难。出处因时资,潜跃无常端。保心守道居,睹变安能迁。
云岩。金朝。元好问。 壶中九华玉孱颜,紫烟著水往复还。小窗虚明淡相对,不数汉宫铜博山。会稽禹穴深无底,宝石偷来定山鬼。一堆寒碧殊不凡,满谷春云更堪喜。阿欣秀发见眉宇,小杜才情沦骨髓。摩挲不作几上看,缭白纡青便千里。浑沌日凿馀空嵌,漏天蒸湿饶风岚。世外元无种香国,海南真有补陁岩。观州爱玩频湔祓,民部平生几熏沐。藏舟夜壑未厌深,竟作新轩坐中物。一天星斗入金尊,翠射娉婷自有人。只欠宣和郑先觉,为君留写五湖真。
河传 新笋。清代。陈维崧。 新笋。初引。烟梢坠粉。花阑蒸菌。斑痕隐隐。舞透银墙翠畛。小园春已尽。釜中一斛潇湘碧。霜刀劈。糁芼河㹠白。留几围。笼涧扉。他时。成龙破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