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山铅椠倦栖迟。叩宸闱。向淮圻。五马行春,初喜后车随。太守风流容客醉,花压帽,酒淋衣。
隋宫烟外草萋萋。菊花时。动旌旗。起舞留公,且住慰相思。王粲诗成何处寄,人北去,雁南飞。
江神子(广陵送王左丞赴阙)。唐代。晁补之。 旧山铅椠倦栖迟。叩宸闱。向淮圻。五马行春,初喜后车随。太守风流容客醉,花压帽,酒淋衣。隋宫烟外草萋萋。菊花时。动旌旗。起舞留公,且住慰相思。王粲诗成何处寄,人北去,雁南飞。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添字采桑子。宋代。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上元前雪三绝句。宋代。苏辙。 闭门不问门前事,灯火薰天自不知。闻道朝来雪又下,老人今岁未应饥。
晚至端州口号遣怀二首 其一。明代。符锡。 峡口二十里,端州半日程。洪流天漠接,巨浸市楼平。树杪行舟过,檐头宿鸟惊。命觞仍散帙,且复寄吾情。
爱日。宋代。王安石。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无人治时难,量力当自弃。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含怀孰与语,仰屋思汉喟。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一肉傥易谋,万锺非得计。
泉上苔梅方著一花 其二。宋代。释居简。 冰锁寒泓湛不摇,瘦枝无力闯春饶。风中鲜馥来无迹,一点乾酥冻不消。
次望喜驿始见嘉陵江得予友天章张文裕西使日。宋代。宋祁。 东流江水鸭头春,南隔高原背驿尘。便使滩声能怨别,此愁不独北归人。
喜郑唐老相过。宋代。陆游。 郑子有书癖,对书百事忘,头乱不暇栉,炙冷不暇尝;持此金石心,力求古文章,吟哦屈宋作,蚤夜声琅琅。方挥却日戈,耻窥及肩墙。不见今六年,所得非复常。扁舟夜过我,剧论神激扬。徐出二三篇,稊米於太仓,已足起衰懦,黑丝生鬓霜;使得尽见之,殆可鍼膏肓。愿子继自今,勿惜倾锦囊。因来数为寄,岁晚慰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