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与孤松对,空堂即远山。诗真无客好,心冷比鸥间。
落日平临地,柴门未上关。因君问三昧,萧寂水云间。
晚访雁庐兄。唐代。郭书俊。 静与孤松对,空堂即远山。诗真无客好,心冷比鸥间。落日平临地,柴门未上关。因君问三昧,萧寂水云间。
郭书俊,字蓼庵,潍县人。举人,历官河东监掣同知。有《蓼庵诗存》。 ...
郭书俊。 郭书俊,字蓼庵,潍县人。举人,历官河东监掣同知。有《蓼庵诗存》。
毅果出。宋代。周紫芝。 往忆乌衣郎,北走彭门道。六年隔音容,万事挂怀抱。相思枉停云,尺纸开小草。为言清夜梦,莞尔同一笑。黄楼渺天末,路远何由到。我亦仰屋梁,恍若落月照。神交见颜色,此理固良妙。抚事思少年,相期在嵩少。是时海内安,王师未征讨。尚有丘壑姿,可寄沮溺傲。一从胡雏骄,斯民困征调。一死抗贼徒,奇祸发词藻。造物苦见憎,与俗坐殊好。微躯此栖迟,长夜悲静悄。苍狗变浮云,世事那可料。伤心埋白玉,急景转飞鸟。幸此好事人,遗编为倾倒。老眼倏巳明,权门益慵扫。
送萧九成。明代。王鏊。 闻道为关日,舟船正好行。依然经赋足,颇觉算缗轻。牢落江湖梦,迟回故旧情。致身霄汉上,林下望升平。
江夜怀陶丈季寿。清代。李宗瀚。 沧洲岁将尽,久与亲爱别。晚霞帆际沈,晨鸥棹边发。劳人耽旷放,物外意多说。返景明寒漪,尘容写清绝。掩篷悄独吟,窗影动江月。冷气逼襟袖,耿耿抱冰雪。因念庵中人,端居警徂节。
酬江叔载见寄韵三首 其二。元代。张仲深。 异县无家客,惟愁卒岁衣。年馀三日在,春入一鸢飞。溪水深如浅,梅花瘦不肥。扁舟时有兴,莫掩雪中扉。
答康子。明代。王世贞。 历落康生在,新诗重起予。自然燕地桂,不草茂陵书。白雪酬知少,青云转盼疏。吴天莽空阔,握手意何如。
寄题刘渊甫可斋。宋代。曾丰。 君子无莫也无适,圣人毋固也毋必。行藏视彼时所宜,去就惟吾义之适。吾道难莫难于权,其惟孔子为能然。胸中还未有孔子,宁堕于偏勿求全。愿为孔子可斋志,四可犹须省三未。孟子何当周文王,鲁男善学柳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