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嫌黑齿聊随俗,吹到门前荖叶香。两颊桃花红欲晕,儿家风韵在槟榔。
台阳竹枝词 其三。唐代。蔡碧吟。 无嫌黑齿聊随俗,吹到门前荖叶香。两颊桃花红欲晕,儿家风韵在槟榔。
蔡碧吟(1874~1939),闺名叶诗,号赤崁女史,台湾县东安坊人(今台南市)。为举人蔡国琳独生女。蔡国琳曾任文石、蓬壶两书院教谕,并受命纂修《台南府志》,尝于延平王祠设帐课徒为业。蔡碧吟幼承庭训,工诗文,尤擅柳体楷书。二十岁,许聘于父亲高足赖文安孝廉。明治四十二年(1909),蔡国琳逝世。明治四十四年(1911),蔡氏招台南举人罗秀惠入赘。蔡碧吟生平作品未结集出版,兹据《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诗报》、《台海诗珠》等报刊合集辑录编校。 ...
蔡碧吟。 蔡碧吟(1874~1939),闺名叶诗,号赤崁女史,台湾县东安坊人(今台南市)。为举人蔡国琳独生女。蔡国琳曾任文石、蓬壶两书院教谕,并受命纂修《台南府志》,尝于延平王祠设帐课徒为业。蔡碧吟幼承庭训,工诗文,尤擅柳体楷书。二十岁,许聘于父亲高足赖文安孝廉。明治四十二年(1909),蔡国琳逝世。明治四十四年(1911),蔡氏招台南举人罗秀惠入赘。蔡碧吟生平作品未结集出版,兹据《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诗报》、《台海诗珠》等报刊合集辑录编校。
晦之江楼小饮辱诗怀寄谨答来贶因以奉招。宋代。强至。 遥知相忆处,相忆对秋江。涉有波涛阔,飞无羽翼双。端居君故里,薄宦我他乡。交臂经时失,忧心曷日降。此稀人迹到,惟听足音跫。愿命朋游驾,来吟吏隐窗。倦谈须掷麈,剧饮定空缸。论契何如重,千钧不可扛。
送徐咨议总管 其二。宋代。林希逸。 括要翁精训,君于翁又贤。吟工如射巧,稿富已刊传。资格宜分竹,功名早著鞭。从军诗更好,因雁寄溪边。
访武伯山居。宋代。林景熙。 照书双眼碧,天欲寿斯文。白发前朝士,青山半屋云。迟花春后见,远瀑夜深闻。回看重华梦,荒田自鹿麇。
买航归霅。宋代。周密。 身世飘浮叹逝波,登瀛超海事蹉跎。风灯飐浪摇乡梦,夜橹鸣霜杂棹歌。元子一官真漫耳,曾参三釜奈贫何。归来好觅玄真子,浮玉山前理钓蓑。
冰山。宋代。陈宓。 出自重阴地,来陈酷暑天。峥嵘真可仰,刻轹更成妍。气与骄阳敌,峰将太华肩。有人心计巧,直欲厄其巅。
自桐卢至新安杂咏十六首 其十二 桃花硖。明代。胡应麟。 移舟信江风,沿洄不知暮。前村路转遥,系缆桃花渡。
戊申和嘉兴守瑞麦行。宋代。李曾伯。 瑞麦歌怀安,三岐及六穗。嘉祥不虚出,良以气和致。人言一划木,华枯且为异。况兹一日食,有是三足记。此邦今扶风,中兴号佳地。去年岁千厄,众惧忧莫弭。入春雨暘若,嘉验应期至。贤侯政事师,其清一杯水。孜孜布上德,念念在民事。东都循吏孰,渔阳史君似。一麦露双颖,异世风同轨。华黍续新雅,嘉禾继前瑞。老夫卧陋巷,闻此跃而起。一廛猥受滕,二天幸托冀。谁谓大庆赉,俯亦及憔悴。自今丰年兆,不苦力田匮。当知太守心,根源自宫闭。务丰且重谷。感召至兹类。昔襦今五夸,千里共衣被。相逢二三叟,相庆更相慰。不图田里叹,转作讴歌喜。酡颜溢乡老,欢声浃邻比。余波剩沾丐,罔功有余愧。摅毫颂公德,拜手及公赐。长安咫尺天,政声转闻易。嘉汝龚黄绩,宽予尧汤备。归衮陈归禾,经纶展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