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杪飞亭枕石泉,松坛香雾散茶烟。鸟声记得夜来雨,鹿梦惊回别有天。
游茅山五首 其三。唐代。卢挚。 竹杪飞亭枕石泉,松坛香雾散茶烟。鸟声记得夜来雨,鹿梦惊回别有天。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水调歌头 中秋夜有怀张二凤皋京师。清代。华音垂。 天上玉轮满,露气桂丛浮。举杯劝影忽忆,之子别三秋。想见长安独客,羞向朱门裾曳,遥夜看吴钩。一样对清景,回首思悠悠。记少日,潘杨戚,竞风流。文坛夺帜,只道联步上瀛洲。叵耐姮娥不爱,偏显晶光此际,两地照离愁。何处管弦沸,扶醉上琼楼。
忏院种红蕉用宝印叔韵。宋代。王十朋。 新植灵根续蕙兰,缁林佳处占清闲。深红应费化工染,浓绿疑从帝所颁。正色可曾娱俗眼,晚英犹足慰衰颜。它年解组归三径,多种青青满故山。
听江湖、夜雨十年灯,孤影尚中州。对荒凉茂苑,吟情渺渺,心事悠悠。见说寒梅犹在,无处认西楼。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明日琴书何处,正风前堕叶,草外闲鸥。甚消磨不尽,惟有古今愁。总休问、西湖南浦,渐春来、烟水入天流。清游好,醉招黄鹤,一啸清秋。
甘州。宋代。张炎。 听江湖、夜雨十年灯,孤影尚中州。对荒凉茂苑,吟情渺渺,心事悠悠。见说寒梅犹在,无处认西楼。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明日琴书何处,正风前堕叶,草外闲鸥。甚消磨不尽,惟有古今愁。总休问、西湖南浦,渐春来、烟水入天流。清游好,醉招黄鹤,一啸清秋。
得家书二首 其二。元代。吴景奎。 病起家书至,频看坐夜分。弟兄传雁影,亲友散鸥群。尝稻应翻雪,栽松欲入云。故山归去日,嘉树定缤纷。
送别。魏晋。欧阳建。 圣道无涯谁得之,循循上达老天知。千年脉络英贤续,百折江河砥柱支。今日共吟依韵句,移时谁掇打头枝。笑看世事无凭处,且步阳关递酒卮。
羊城友人梁俊民以诗寄赠余余因次韵以答之。宋代。邓林。 霜毫云茧照松烟,静倚幽斋草太玄。宇宙无垠归阖闾,壶山有石任盘旋。身闲肯问公家事,客至惟输酒店钱。笑我奔驰徒扰扰,春泥和雪满靴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