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红衣见绿房,折来犹带水云香。
柔丝零落芳心苦,未及秋风已断肠。
折莲子呈孟载。唐代。徐贲。 落尽红衣见绿房,折来犹带水云香。柔丝零落芳心苦,未及秋风已断肠。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道情十首 其四。清代。郑燮。 水田衣,老道人,背葫芦,戴袱巾,棕鞋布袜相厮称。修琴卖药般般会,捉鬼拿妖件件能。白云红叶归山径,闻说道、悬岩结屋,却教人、何处可寻?
南歌子(和陈勉仲)。宋代。王之道。 老懒诗才退,春融醉眼昏。青山终日对柴门。柳外断桥流水、几家村。桃李添新意,池塘失旧痕。一尊聊复为君温。倾倒年来酬唱、细论文。
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作问松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
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虑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西江月。宋代。汪莘。 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作问松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虑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尝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宋代。张孝祥。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尝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城户苦。清代。顾淳。 天狗堕地声咆哮,鹊巢尽被鸠为巢。主人结队下乡去,骨肉离散妻孥抛。岂无檐宇可栖托,破屋数间苦需索。典卖衣物房有租,合家有口无处糊。忍饥啼饿一枝借,且免干戈暂栖舍。讵知贼众纷纷来,红巾帕首持刀吓。家具无多又挈行,漂流无定水中萍。潜声匿迹藉榛莽,呱呱难掩数尺婴。人生颠沛至于此,真是有生不如死。祖宗门户七百年,残喘苟延庇孙子。乡间难免兵燹灾,亦有屋宇烧成灰。爨余尚剩十八九,相约邻里俱归来。
挽赵秋晓。宋代。张震龙。 蚤岁看花遍上都,谓宜东序著河图。亭亭玉树风前皎,浩浩璇源夜半枯。自是死生存定数,绝怜神骏蹶长途。此行不返神清洞,应抗龙髯去鼎湖。
与郑公华自朐山邻舟行。宋代。鲍慎由。 舟行有后先,相去能几许。铿轰金鼓声,见面不得语。水花来幽香,岸柳过疏雨。登舻各乘风,解帆会联浦。闲携小龙团,睡起就君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