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老莱子,希年奉慈亲。佯作小儿啼,斓斑綵衣身。
事有异天壤,予生何不辰。三岁丧吾父,万里南海滨。
先君四难弟,今皆为古人。五房伯仲十,独予登七旬。
道路谩奔走,灯火徒苦辛。此诗比蓼莪,一吟一伤神。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其二。唐代。方回。 昔闻老莱子,希年奉慈亲。佯作小儿啼,斓斑綵衣身。事有异天壤,予生何不辰。三岁丧吾父,万里南海滨。先君四难弟,今皆为古人。五房伯仲十,独予登七旬。道路谩奔走,灯火徒苦辛。此诗比蓼莪,一吟一伤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求跋为作诗。宋代。金履祥。 北山之高,屹屹南州。北山之英,尔公尔侯。诞此郑公,维国之器。有伟其才,有奇其气。不屑以洁,不震以强。权不离义,锻不柔刚。戎始归疆,人喜公虑。谓戎未觉,亟固我圉。既藩既宣,左秦右川。北仇方睦,西戎独严。壮兹远猷,卓兹伟志。一时之英,而不大试。高牙大纛,虎节铜符。东将宽民,乃公所馀。相维权奸,公以才忌。濒死荒陲,非公所悸。孰是叔季,而有斯人。孰是北山,而落其英。嗟我思公,去之百岁。思莫见之,见其后裔。维公之英,育多闻孙。尚继其志,而世其声。亦有适庄,景尔家世。北山之英,表此大字。北山之英,郑公之人。仰止攸同,矧其后昆。吉甫作颂,勉尔闻孙。郑公是似,北山之英。
还家述怀示能绍儿。明代。何南凤。 束发虽同俗,安心只杜门。傲能群鹿豕,贫懒察鸡豚。道侣观亲旧,伽蓝处故园。神光苍萃在,相对静忘言。
浣溪沙。宋代。张鎡。 无计长留月里花。收英巧付火前茶。绿尘飞处粉芳华。午夜露浓天竺径,一秋香满玉川家。扫除残梦入云涯。
奉赠桑沁亭。清代。牛焘。 老去诗还逸,花开酒榼忙。先生饶独兴,斯世久相忘。鹤巳驯无怨,兰因稚有香。穷年何所事,闭户注蒙庄。
留题座主和凝旧阁。唐代。李瀚。 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踏莎行 其二 用石帚韵有赠。近现代。郭则沄。 窥镜眉低,停筝语软。樊川梦后重相见。小屏红烛夜寒多,未春已被春愁染。心上鸾篦,手中鸳线。闻声对影愁天远。谢桥流水梦迢迢,杨花犹欠东风管。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宋代。晁说之。 布种无多寡,收穫几丰凶。老农知岁异,远贾务日同。孰是勉无德,莫非矜有功。君何谢事早,两世有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