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自严,(一作曰岩)字景会(一作景曾),淄川人(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万家村)。天启、崇祯年间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在财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毕自严精心协调、精打细算,支撑明朝财政近10年,功在社稷。毕自严万历二十年弱冠时进士及第,授松江推官。他年少有大才,尤善于综理复杂的经济事务。先后任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淮徐道参议、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议、陕西右布政使,泰昌元年升为太仆寺卿,跻身九卿之列。
毕自严(1569~1638年),字景曾,号白阳,明末大臣,王村镇西铺村人。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中举,1592年中进士。历任松江推官、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政、榆林西路按察使、右布政使。1620年(泰昌元年),升为太仆寺卿。后任右佥都御史兼天津巡抚,与登莱巡抚袁可立互为犄角,专饬海防,修战船、治兵器、建水军,曾镇压河北、山东的白莲教起义。1628年(明崇祯元年)任户部尚书时,军事频繁,国库空虚,他提出节支建议24项,并到九个边疆督扶镇所清查兵马数,堵塞漏洞。因功被晋封为太子太保,后举为吏部尚书,但未就任。1632年(明崇祯五年)秋,刑部按惯例特请皇帝下诏,任毕自严为主笔。他以公正仁义为准,执法不徇私。总理太监张彝宪受宰相温体仁之命事事与毕为难,他连写十几份辞呈,均未获准。后被免职回乡,一年后官复原职。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去世。著有《石隐园诗文藏稿》8卷、《抚津督饷抚留宪留计共疏草》19卷、《度支奏议堂稿》20卷及其他著述98卷,均刻印流传于世。还有《选定古文尚友编》100卷、《古今四时绝名》100卷。
大事年表
天启元年(1621年)
清兵打下辽阳,关内告急。朝廷令毕自严担任天津巡抚,整备海防。熊廷弼经略辽东,建“三方布置”之策,天津为其中重要一方,毕自严兼领京东防卫,与登莱巡抚袁可立策应,互成犄角之势。他用戚继光遗法,设置水军,修造战舰,沿海设置炮台,亲自主持水军练习陆战,使天津武备大大增强,成为辽东前线的可靠后方、北京坚固的屏障。不久,天津督饷侍郎出缺,朝廷进毕自严右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催督辽饷并兼领天津巡抚,直到天启五年。这几年,毕自严保证辽饷供应,守卫京师大门,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启五年(1625年)
毕自严调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次年改任户部尚书。他为人公正廉直,识大体、顾大局。天启年间,正是魏忠贤专权乱政的时候,东林党人受打击,朝中党派之争一直没有停止。毕自严和袁可立思想很接近,都深为国家前途担忧,在党争之中,共取中立态度,但思想倾向东林党,魏忠贤很是恨他。天启六年,毕自严刚做户部尚书,魏忠贤提出卖掉南太仆寺牧马草场,以助宫内三殿修饰工程。如果草场卖掉,南太仆寺养马将被迫停止,直接影响军马和役马的供应,毕自严坚决不同意。魏忠贤借皇帝之口将毕自严大骂一顿,草场照样卖掉,毕自严愤而称病返里。这时远在北京的兵部左侍郎袁可立被廷推为南京户部尚书接替毕自严,又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也因为其公开反对魏忠贤被迫致仕归里。
崇祯元年(1628年)
魏忠贤集团被清除,毕自严被召拜户部尚书。毕自严平生所长在于理财,他在户部尚书任上殚心竭虑、兴利除弊、多有建树。崇祯前期的财政稍有好转,不能不说是毕自严呕心沥血的结果。
毕自严到任时,明朝国库早被魏忠贤侵吞挥霍一空,国家每年赤字达130余万两白银。财政崩溃,政府只得向人民大肆苛敛。三饷加派使人民困苦到了极点。毕自严从抓节源开流着手,首先提出裁汰冗兵、兴复屯田,地方官吏以经济发展速度来考核。毕的建议得到崇祯皇帝的称赞。其后,他广泛征求朝廷老臣的意见,系统地提出了12条解决财政困难的措施。包括增加盐引,令商人运粟实边,裁汰冗兵冗役,检查军饷虚冒,开发京东水田,清查天下隐田,兴办军屯等项,皆得允行。为了杜绝地方官侵吞赋税银两,他亲自主持编订了赋役清册,颁行天下,严格监督审核,使贪污现象受到控制。原来的官屯地亩因年代久远皆被势家豪族侵占,赋税收不上来,毕自严不畏困难,亲自主持核查清丈了官屯地亩,明令按亩起科,增加了收入。在他的精心谋划下,冗兵冗费减下来了,虚报冒领、贪污侵吞大大减少,国家赋税收入增加了,明代财政出现了复苏的迹象,毕自严因此深得崇祯皇帝倚任。
崇祯二年冬(1629年)
清兵入关,包围了京师。天下勤王兵马40万云集京师四周,粮草军饷供应成了严重的问题。毕自严连续月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昼夜不停地手批口答处理后勤供应事务。在他的精心筹划下,粮饷供应及时,为挫败清军围城立了大功。清兵退走后,毕自严累得头脸肿得像斗一样大,口吐鲜血不止。崇祯帝非常感动,晋升他为太子太保。然而,随着明王朝内忧外患日益加重,明朝财政状况也不可逆转地日益恶化。毕自严虽竭尽全力也难挽狂澜。崇祯四年,兵部尚书梁廷栋请增天下田赋,在旧增520万两之外,再增新饷165万,崇祯帝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予以批准。又把全国百姓往死亡线上推了一步。在这种情况下,毕自严条上10事,提出补救措施,请崇祯注意百姓已到了家家悬釜的境地,请酌减天下赋税,以使小民有升斗之蓄。当然,他的意见崇祯皇帝无法接受。
崇祯六年(1633年)
毕自严因为袒护离任时没有完成税收任务的青浦知县郑友元而被弹劾。崇祯帝很是恼怒,问毕自严怎么回事。毕自严回说郑友元离任时已完成了七成。崇祯皇帝不信,派人查帐,结果发现一两未交,遂将毕自严逮下牢狱。经朝中大臣多方论救,半年后始出狱罢官。崇祯八年,恢复故职,致仕。崇祯十一年(1638年),毕自严殁于淄川。
毕自严一生为官清正干练,颇具经济之才,为明代后期大臣中的佼佼者,当时就有“干才”之誉。他死后留下许多著作,较为重要的有《石隐园藏稿》八卷、《留计疏草》、《督饷奏稿》、《四库总目》等,保留了大量珍贵史料,是研究明代经济史、制度史的必读资料。
请室课子歌。明代。毕自严。 淄黉老叟鲜机心,四十二载点朝簪。中外南北频拮据,度支承乏惕影衾。六年持筹嗟仰屋,华发种种类临深。匪朝匪夕躬尽瘁,畏首畏尾力难任。黔驴技穷驽马殚,倦鸟回首思高林。屡疏乞骸玦未赐,一言忤旨狱吏侵。只身狼狈困缧绁,十龄稚子相追寻。俯仰天地等逆旅,依依将雏祛烦襟。忆昔夏侯与黄霸,异姓授书传古今。况尔年少方趋庭,好惜寸阴如寸金。君子患难行素位,经史乔梓足哦吟。天王神圣公论皎,浊醑逡巡对月斟。
戊寅夏日题泌水园。明代。毕自严。 曩辞藩臬守衡门,卜筑先开泌水园。名缰牵人苦不解,荏苒念载托空言。羲爻倏踰亲鱼鸟,此地初搆亭与沼。亭对青山绕翠微,沼涵碧水通深窈。乘风坐月景偏奇,柳色莲香竞陆离。有时独步或揖客,一觞一咏足栖迟。更忆孔门各言志,惟有点也契圣意。兹园可浴亦可风,依稀似得狂客致。老态龙钟厌世纷,何殊野鹤与閒云。科头跣足聊自适,门外阴晴付罔闻。
月季花。明代。毕自严。 花开惟一度,尔独占四时。几番新雨后,绿叶发华滋。春明伴桃李,夏至映榴葵。秋争霜菊艳,冬斗雪梅姿。高低互隐见,深浅总葳蕤。节序暗中递,红颜无老期。灿灿夺朝霞,而堪荐玉卮。聊植中庭畔,悠然慰我思。安得骚人笔,烂漫写新辞。
河东请告归涂咏怀。明代。毕自严。 行年四十六,通籍念复三。自揣无寸补,滥竽至藩参。驰驱南北遍,世味短长谙。况兼愁病侵,久已万虑澹。双九不我待,五斗安足淹。盛名难副实,造化忌取贪。一朝仗慧剑,抉破蚤抽簪。从兹事南亩,优游老岩嵁。积书富万卷,俯仰恣幽探。此身轻蝉翼,苦去乃得甘。止足远殆辱,汉代有高谈。进退当自决,任人笑予憨。
题韩惺庵中丞久视楼。明代。毕自严。 老氏育先天,发皤颜若童。驾言西极游,紫气满关中。绪出五千言,著名河上公。犹龙仙驭远,谁复叩玄风。畔援汨天真,优游伏鸩戎。妍媸浑莫辨,五色令人懵。所以羡长年,而无久视翁。中丞蚤闻道,泥滓起冥鸿。中外勋名满,飘然晦厥躬。辞荣赋考槃,问道慕崆峒。避俗营真境,楼居焕以崇。社中同志侣,杖履镇相从。卉态看皆幻,心柔气亦融。灵光葆太和,返照见真空。澹漠神愈王,希夷体自充。机缘日以啬,性命日以丰。朝彻澄如水,谷神寿比嵩。我来登此楼,俨入清虚宫。快聆长生秘,欣承鍊性功。俯瞰名利客,撩乱扑春虫。松柏与龟鹤,会极数有终。独兹久视诀,历劫将安穷。
留计移疾获请咏怀。明代。毕自严。 观光忝昔幸,解组嫌今迟。自嗟姜桂性,兼之蒲柳姿。七尺猥承匮,四牡几载驰。晚荷储糈寄,寻缀纪纲司。未几叨敷扰,奚以报鸿慈。禄厚责弥重,汲深绠莫支。筋力空殚竭,膏肓悲暗滋。匡弼况未效,其如青史嗤。坐是乞鉴湖,烟水聊自怡。窃庆拜明纶,从此免素尸。贝丘宵梦绕,岱麓春云垂。华膴非所愿,衡泌可乐饥。永矢南郭隐,长谢北山移。
送康庄衢少司农擢南大司寇。明代。毕自严。 知君莫如我,送君难为别。岂无阳关情,未语喉先咽。念我发云短,持筹担莫辍。物力值寒俭,欲舞肘已掣。天幸假我公,埙篪如夙结。夷险与同舟,浅深共厉揭。谈笑亦先忧,念兹在涸辙。肝胆照松筠,金石镌齿舌。朝对巫山云,暮见峨眉雪。元气浑浩溟,风韵自爽洁。法曜忽南移,帝简在名杰。旧都繁华地,雅镇惟素节。谁谓汤网疏,明允可立折。九府泉流清,三章约法晰。惟此有本人,纲整而目截。天阙山最高,秦淮水更冽。山水有知音,声价为君设。北指是斗杓,袖然冠九列。钧衡岂相私,霖雨待手挈。惟祝君此行,得情慎勿悦。
石隐园怀古。明代。毕自严。 天地为蘧庐,光阴成驹隙。名誉等浮沤,冠簪亦陈迹。世网空劳劳,礼法殊役役。所以贤达士,雅有烟霞癖。山简迷目花,赞皇醒酒石。李白桃李园,谢朓青山宅。缔思古人风,堪作今人格。余今凋朱颜,何须恋赤舄。抗疏谢轩冕,跣足践蓬藋。筑屋治场圃,宾云友泉石。赋性本清真,秉心矢皓白。阶前饶葱茜,架上富坟籍。黄鸟鸣林皋,蠹鱼侵几席。醴酒恣欢娱,山蔬供烹炙。焚香理素书,悬榻迎山客。维石性最坚,从不受磨折。余隐誓效之,腐鼠安能嚇。不羡公与侯,何心仙与释。宁知春与秋,并忘朝与夕。斯为石隐园,吾以适吾适。
送苏直指云浦由三晋移节濩泽。明代。毕自严。 往岁晋国逢阳九,蕴隆虫虫戌连酉。蹲鸱乌昧何处寻,壑转老羸壮者走。柱后惠文此时虚,萑苻潢池啸聚有。弹压咸思暴胜之,绣衣持斧频回首。有命一朝畀苏天,孺文风采已先传。国人望君如望岁,蚤见河汾春色妍。累疏乞休休未得,幡然受赠绕朝鞭。西来马首澄清始,惠露仁风溥大千。乱民乱绳理不急,卖剑买牛旋自戢。去甚亡何害马驱,劳来未久蜚鸿集。得情惟念孑遗馀,谳狱每为累囚泣。一意平反挽太和,雨旸时若蒸民粒。鼠牙雀角牵姝嫠,大书严禁示转移。头会茧丝清解绶,根株薤本拔褰帷。撤除驺从乘传日,大简车徒阅塞时。数年官事浃旬了,到处登临有所思。风味眉山自潇洒,情澜性海何如者。文章三昧属家传,游戏霜毫总大雅。怪底风霾撼并州,离思歘忽嘶骢马。浮云聚散公不惊,满腔温厚凭诗写。天王原不负直臣,豸绣如故金紫新。热闹场中谁是主,繁华梦里未为真。读公新诗见公意,片语咽喉每逡巡。只今典刑将渐远,临岐那不泪沾巾。
寿金陵沈年伯母。明代。毕自严。 君不见沈氏母,半世心如熊胆苦。良人蚤背二孤稚,课读灯前数夜鼓。凤毛五色一朝成,九万飞如大鹏怒。衔来阁下紫泥书,婉转双龙护天语。旁人羡母母反悲,曲房掩袂泪如丝。夫君墓树堪作柱,那得见儿身贵时。
南极老人星不孤,轻风洒洒披佳图。青城何来紫烟气,羡门园客无时无,我亦颓焉自放思蓬壶。
年来鹿鹿造物驱,拮据职业形神枯。閒窗展对快硕肤,须眉欲语欣吾徒。
南中二老图诗。明代。毕自严。 南极老人星不孤,轻风洒洒披佳图。青城何来紫烟气,羡门园客无时无,我亦颓焉自放思蓬壶。年来鹿鹿造物驱,拮据职业形神枯。閒窗展对快硕肤,须眉欲语欣吾徒。一掌留禁释不辜,一总陪宪饬廉隅。载读高谈稷下与吴歈,滴滴灌顶甘醍醐。曹刘可役屈宋奴,酒后耳热歌乌乌。翩跹曳履钟山趋,不让当年九老在东都。道能随物化,身肯要人扶。仆本淄黉一耄夫,蒲姿亦与名贤俱。五载艰辛东野御,居然滥吹齐之竽。夜行秉烛胡为乎,菊荒三径真为愚。咄哉二老皆通儒,寿身寿国道味腴。君不见齯齿重生鬓欲角,增筹赐卣良非迂。
式谷歌。明代。毕自严。 自昔中原歌有菽,教诲尔子期式谷。元亮虽有五男儿,衔杯委运拟恸哭。余初鞠子苦艰辛,年近半百始诞育。壮儿孱弱且多疾,爱养娇痴徒碌碌。目今年垂十九龄,胸次茫然真朴
真如寺春日杂咏二首 其一。明代。毕自严。 籍田旷典萃鹓斑,萧寺孤臣抱膝眠。戆骨自嗟还自艾,梦魂空绕御炉烟。
真如寺春日杂咏二首 其二。明代。毕自严。 家音读罢暗销魂,季子疾侵仲议婚。堪叹此身同桎梏,爱缘抛却任乾坤。
丁丑夏月和韩邑侯喜雨二绝句 其一。明代。毕自严。 青騣谁驾代天工,一夜甘霖万井同。岐麦共欣沾化雨,虞弦还喜奏薰风。
戊寅正月寿张华东年兄七十三初度兼订观海之约 其一。明代。毕自严。 宦海同游五十年,归来衰鬓各皤然。于今抛却人间事,共向王乔问大还。
裴日英写红梅翠竹。元代。凌云翰。 空谷佳人翠袖单,红颜长是怯天寒。河东邂逅绯衣子,写作疏花竹里看。
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 其四。魏晋。刘桢。 凉风吹沙砾,霜气何皑皑。明月照缇幕,华灯散炎辉。赋诗连篇章,极夜不知归。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小臣信顽卤,黾勉安能追。
袭生绯桃栽。明代。李攀龙。 白云湖上酒家春,那更桃花照眼新。今日为栽三径里,怜君也是武陵人。
南山。明代。胡宗奎。 层峦南峙景宜人,今古登唫类李绅。岛上观澜知道体,酒中联句适情真。鸣弦峰峻星辰近,读易亭幽蓍草新。忘势贤侯同众乐,熙熙风月葛天民。
江城子 己酉五月五日与牧稀、荩生、约真饮太一狱中,太一赋词见示,次韵酬之。近现代。傅熊湘。 南幽沉怨夏飞霜。梦荒唐。最堪伤。偏是愁时,岁月逐人忙。细柳新蒲饶节物,听叠鼓,闹端阳。且图欢聚慰相望。意茫茫。酒行行。漫写填胸,万恨唱伊凉。此会此时今世少,人五个,愿无忘。
双忠庙。明代。罗奕佐。 翠华西幸拥戈兵,突兀睢阳守汉旌。信有刚肠支百战,不将枵腹弃孤城。涛声似写江淮恨,庙貌真悬旅客情。倚剑为君歌易水,萧萧风雨海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