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笑当年孙子荆,枕流漱石亦深情。何如齿耳俱无染,只爱飞流激石声。
漱流石为朱惟四尊人少贞徵君作。唐代。李孙宸。 却笑当年孙子荆,枕流漱石亦深情。何如齿耳俱无染,只爱飞流激石声。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毛诗 其一。宋代。彭汝砺。 美刺诗之奥,予今得所归。议收天地远,心到圣贤微。雅颂藏兴废,虫鱼隐是非。篇章三百五,一一数珠玑。
秋日送僧游天竺遂之五台。明代。胡应麟。 寒风挂席下沧溟,是处名山适性灵。胜地暂依三竺紫,高天遥望五台青。中林伏虎云生座,绝涧寻龙月满瓶。若见文殊劳寄语,法门何日拟谈经。
题画 其二。明代。唐文凤。 落落长松苍干古,深深幽馆碧窗虚。阶除近水凫鹥集,知是山中晓雨馀。
采桑子 其二。清代。朱祖谋。 三潭月上西湖好,载酒来过。髡柳无多。奈此彭郎白发何。凭阑才觉秋香重,万笠风荷。万点秋螺。浩翠如潮赴镜窠。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唐代。韦应物。 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