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罗佛前树,闻已阅齐梁。为问千灯接,何如一睡长。
坛虚无讲席,殿老不焚香。兴废休关感,吾生总梦场。
睡佛寺。唐代。李孙宸。 娑罗佛前树,闻已阅齐梁。为问千灯接,何如一睡长。坛虚无讲席,殿老不焚香。兴废休关感,吾生总梦场。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冬日谩成和郑希大八首 其一。明代。黄衷。 旭日晞玄发,名山秘硕肤。病鸱乘鬼气,凉月向人呼。达命还当合,长城正背孤。问予行住性,朝莫树头乌。
三家村。明代。杨巍。 海色暗荒原,萧条自一村。日高不见火,人到始开门。屋比巢居陋,储无儋石存。犹闻催两税,对此欲销魂。
示初公颂 其二。宋代。李昌孺。 一见师来契此心,更于何处问知音。要寻达磨当年事,只是如今旧少林。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唐代。皎然。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七。宋代。陆游。 两山如蛾眉,一水若车辋。吾昔庐其间,百里临莽苍。少年手艺木,条干日夜长。咿哑驾独辕,迢递摇两桨。平生会心地,今乃寄梦想。何时唤邻翁,烟水行布网。
斋中对菊怀静修上人。清代。李英。 病起逢摇落,黄花开几枝。独怜居士屩,曾诵远公诗。斗酒难成醉,椷书有所思。翛然双树下,明月与君期。
翰林编修丁原敬屡约不至作此问之。明代。张弼。 别后相期屡负期,多应中酒苦吟诗。独餐鸡黍花前坐,好鸟嘤嘤知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