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啖只消三升,纵饮难过五斗。千钟九鼎何为,山月江风吾有。
春日偶成 其四。唐代。李孙宸。 大啖只消三升,纵饮难过五斗。千钟九鼎何为,山月江风吾有。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寄张珍甫殿院五首。宋代。李流谦。 自是清华选,尝怀宿昔期。高名推不去,异产买无赀。一日风云遇,千年简牍随。岷峨添岌页,袖里着安危。
为何梅生书枚如丈赠言感题。清代。陈宝琛。 大师本性积为文,晚岁传衣独畀君。两纪孑遗增感旧,数行藏写见尊闻。梦馀鹿洞空香草,烬后鳌峰付乱云。出处何成吾耄矣,平生砻断愧班斤。
馆中山朝元观作。明代。陶安。 自出徵租五十日,朝元阁下首频搔。客中喜遇故乡友,秋后自怜疏布袍。老火流空望霖雨,西风入湖飞雪涛。扁舟又欲渡江去,桂影满身明月高。
送诸暨裴少府(公先人,元相公判官)。唐代。李端。 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才子清风后,无贻相府忧。
扶风歌。魏晋。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题环溪书堂。明代。吴伯宗。 结屋临溪曲,藏脩离垢氛。白沙含翠竹,高树入青云。乐志依林麓,精心究典坟。水花当户见,滩响隔窗闻。练带晴江合,岚阴碧嶂分。松风秋瑟瑟,竹月夜纷纷。光射囊琴案,香浮辟蠹芸。凌云晴雪映,继晷暮膏焚。博物才难并,寻源志不群。灵槎循汉渚,宝剑耀星文。盛世方崇士,高才尽策勋。愿言经济略,光辅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