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渴虹下饮泉,那知驱石渡三川。金堤横锁崖边路,玉甃直穿水底天。
未许老翁来坠履,可容游客听啼鹃。风清月白琴声里,桥上行人桥下船。
王全吾新架二石桥。唐代。王天性。 共道渴虹下饮泉,那知驱石渡三川。金堤横锁崖边路,玉甃直穿水底天。未许老翁来坠履,可容游客听啼鹃。风清月白琴声里,桥上行人桥下船。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王天性。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赠邵都阃。明代。王世贞。 天阔千帆霁色多,一麾鱼丽满江沱。轻裘似学羊开府,高柱仍闻马伏波。业尽黄金归剑客,功成青简有铙歌。草堂新傍花溪好,倘许元戎小队过。
程子大颂万鹿川图。清代。郑孝胥。 黄鹄临流天下胜,汉怒江哀谁解听?盟鸥榭没不堪寻,此阁想望若相竞。武昌一乱由弄兵,使我在湘鄂易平。鹿川诗老天留在,他日重来话抱冰。
颂古三十九首 其一。宋代。释道枢。 犯重比丘清净行,平等性中无损益。水里不用觅鱼踪,天边何处观鸟迹。
自新昌入天台。宋代。郑伯英。 升高无过胡孙擂,行险胜於老鼠梯。何事将身来试比,要参大士石桥西。
人事如草木。元代。黄溍。 人事如草木,一气荣悴之。外物何预人,而寘喜与悲。堂堂异姓王,昔者跨下儿。穷通本邂逅,达者固不疑。阮生亦隘人,恸哭真奚为。
四明陆韩二佳友登科 其一。宋代。释居简。 龙虎榜头千佛名,乱山寸碧起双明。预吟新句虽三首,莫放胪传第二声。得意马蹄须款曲,吐花兔颖看峥嵘。平生两眼人嫌白,青为君家好弟兄。
喜雨上使君。宋代。程公许。 塞垣昏昏缠杀气,春阳叹旰怪如燬。老蛟熟睡呼不起,暴尪鞭巫徒为耳。云将族兮俄披靡,飞廉之怒谁或使,绵州刺史亦劳止,寝不遑安食不旨。沥胆濡毫肝作纸,对章夜诉天咫。电帜簸红雷虺虺,一筛时有恨丝委。旬浃频占垤封蚁,半领先流膏活千里。瓦沟佳声密飘洒,箫韶九奏未堪拟。焦卷一朝生意,梦鱼之占立可俟。中原格斗何时已,军储急须问庚癸。肃肤駸几及髓,国肪所寄将奚恃。腐儒流浪半环水,月蠹太仓三斛米。干时无策颡有泚,况忍懒书酣寐。知元道州汉良吏,可无歌为志喜。北风涨尘目易眯,安得天河一湔洗。丰年高廪万亿秭,重见周道平如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