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采芹香泮水春,无端喜色动亲邻。共言席上儒珍贵,不说儒冠能误人。
示长孙二首 其一。唐代。王天性。 学采芹香泮水春,无端喜色动亲邻。共言席上儒珍贵,不说儒冠能误人。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王天性。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谒严先生祠 其十。明代。李楩。 龙斗中原争一先,鸿冥天际静求全。临流不羡鲈鱼脍,避世还寻海岛缘。云壑勒铭惭后辈,磻溪猎梦自前贤。我来台上君千古,泛泛澄潭月满川。
鍊丹井。宋代。刘敞。 丹成人已去,泉在月空沉。轻举非吾事,泓澄似客心。饮虽资一腹,贪不近千金。更爱双桐好,曾非恶木阴。
新买得画舫将以为庵因作舟居诗 其一。明代。袁宏道。 拟将船舫作庵居,载月凭风信所如。鱼鸟教他为侍史,云烟呼我作尚书。居如老蠹身藏木,行似蜗牛首戴庐。下无卓锥上片瓦,致身今口在空虚。
相江叹 其九。明代。释今无。 庄严欣帝梵,衰落妒波旬。究竟空怜我,依然不怨人。灵蛇收鲤眼,宝剑涸龙津。却怪林逋鹤,生来骨相贫。
游海珠寺。明代。邓时雨。 弭棹寻江寺,禅房坐夜阑。杯停山吐月,境寂海生寒。树影中流见,鱼灯隔浦看。禅心如欲證,聊此得盘桓。
棠梨谢了,啼鹃无赖,又催春暮。一院茶香,迤逦倦鸥吹聚。
破禅也带看花眼,偏被柳丝牵住。问青鞋、甚事年年芳径,俊游都误。
陌上花 辛酉上巳同人修禊于莲溪迫事未赴丁保庵示以诗谱此书后。清代。杜文澜。 棠梨谢了,啼鹃无赖,又催春暮。一院茶香,迤逦倦鸥吹聚。破禅也带看花眼,偏被柳丝牵住。问青鞋、甚事年年芳径,俊游都误。傍阑干、向晚飞来燕子,似笑韶华虚度。百感回肠,曲水算知愁绪。梦魂尚倚山阴棹,换了冷烟疏雨。恐他时,再证浮杯佳约,鬓添霜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