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空淡白照银纱,一径幽寻避月华。记得画桥南畔去,绿杨阴下是他家。
灯宵纪事 其三。唐代。王彦泓。 春空淡白照银纱,一径幽寻避月华。记得画桥南畔去,绿杨阴下是他家。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舟中杂兴 其一。明代。李流芳。 辞家两见月,兀兀闸河边。长路难计日,逆流如上天。扶携幸相得,宴坐亦翛然。始识浮家意,伸钩拟钓船。
陈方伯邀观惠山泉。明代。杨守阯。 古庙三贤在,方塘一鉴开。水流螭吻出,源发鹫峰来。树影波心见,茶香云外栽。竹炉有风味,醒却紫霞杯。
绣屏戏呈思权。宋代。徐积。 先生卧内花为屏,锦堆四面红云生。珊瑚枕上三四更,半醒半醉魂梦惊。安得仙葩千万英,不是天台是武陵。
秋兴 其一。明代。杨时英。 大火西流金气清,长林淅沥起秋声。齐纨肩冷班姬怨,楚赋悲生宋玉情。风荡芙蓉翻露滴,雨寒蟋蟀入霄征。登山临水增惆怅,翘首高天一雁横。
次韵王似之过天台。宋代。左纬。 彩旆摇霜宿鸟惊,旋将疾苦问民情。从容会历三台遍,謦欬先看数路清。红日尽头思玉阙,赤霞深处见瑶京。信知子晋真苗裔,仙籍还居第几名。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水乐。宋代。杨万里。 渠水来从林外泓,水知湖近各争鸣。何人月下携枯木,写取穿云落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