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曳长裾入帝京,年来却恨少閒行。鲈肥秋水无张翰,瓜熟春田欠邵平。
亲老凭谁娱晚景,儿痴浑未识方名。何当拂袖南山去,无数松枝好挂缨。
思乡与伯乔子山限韵同赋。唐代。李学曾。 浪曳长裾入帝京,年来却恨少閒行。鲈肥秋水无张翰,瓜熟春田欠邵平。亲老凭谁娱晚景,儿痴浑未识方名。何当拂袖南山去,无数松枝好挂缨。
山西洪洞人,字省斋。李克正子。精篆刻,有《印谱》行世。 ...
李学曾。 山西洪洞人,字省斋。李克正子。精篆刻,有《印谱》行世。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七十。清代。朱仕玠。 缅想渡江歌阿童,何如元干乘长风。只愁飓作鲸波恶,但占天边屈鲎虹。
独游清凉寺。清代。程晋芳。 祇洹出人境,暇日聊探寻。残雪覆檐瓦,不知春气深。稍稍水鸣涧,淅淅风生林。澹然冥群想,对此松柏阴。萝月自延赏,山禽多夕吟。孤亭峙空祭,更指遥峰岑。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 其二。。释德洪。 衲子无处摸索,画师笔笔画著。山僧醉眼难凭,付与众人弹驳。似则打杀灵源,不似㡠子烧却。
奉酬约之见招。宋代。王安石。 君家段干木,为义畏人侵。冯轼信厚礼,逾垣终褊心。川坻宁有此,园屋谅非今。雨过梅柳净,潮来蒲稗深。种芳弥近渚,伐翳取遥岑。清节亦难尚,旷怀差易寻。子猷怜水竹,逸少惬山林。况复能招我,亲题汉上襟。
采莲图。明代。文徵明。 横塘西头春水生,荷花落日照人明。花深叶暗不辨人,有时叶底闻歌声。歌声宛转谁家女,自把双桡击兰渚。不愁击渚溅红裳,水中惊起双鸳鸯。
军兴三异歌为督师李邺园先生作。清代。李渔。 年来世事如狂澜,谭文容易谭兵难。儒臣动云娴武略,一夫攘臂心先寒。武定先生文进士,平时不喜谈戎事。立朝功业尽文章,诵读无惭酬所志。一旦宣威拥节旄,到时贼炽民啼号。八闽禹甸无留土,三浙人心若沸潮。先生单骑临危地,昼夜披坚躬执锐。车辙经过险路平,螳螂齑粉无完臂。砥柱东南杖一身,金瓯不损天难坠。试问中原亿万家,阿谁不赖屏藩蔽?我游吴越泛钱塘,纵观鱼丽瞻烽燧。所见纷纷异所闻,逢人屈指陈三异。一异危疆反太平,眼观战斗心无惊。民心恃有一人在,由他风鹤生疑兵。二异军兴不加派,鼓腹依然清世界。不似他邦物力穷,稻粱输尽余稊稗。三异焦心人不老,更比当年颜色好。轻裘叔子不知寒,善饭廉颇终日饱。问公何以得如斯?答云利害非吾知。委贽便将身许国,捐躯何待出兵时。尝胆拟将仇作馔,茹荼自觉甘如饴。壮哉此语真难得,义声流自忠肝出。天下安危系一人,公肥不虑封疆瘠。弹指仙霞入内庭,闽山荡尽无遗窟。滇黔楚蜀尽来归,不问而知功第一。但祝分茅不离兹,凭公世守江南北。千载重生郭令公,床头叠满儿孙笏。
听李凭弹箜篌二首。唐代。杨巨源。 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九日宿东山寺四首 其二。明代。雷思霈。 木叶未全脱,水流故自闲。才登高阁坐,便觉大江环。风细如闻梵,云垂莫辨山。晚来松径里,隐隐一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