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曾惯耐春寒,来日相逢各自难。悽绝落花微雨外,与谁私凭玉阑干。
杂诗七首 其三。唐代。朱庸斋。 待人曾惯耐春寒,来日相逢各自难。悽绝落花微雨外,与谁私凭玉阑干。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
朱庸斋。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留别宣城李节推。宋代。郭祥正。 君作宣城幕下吏,我尝筑室青山址。三四相逢五六年,交情淡若秋江水。水流到海无穷时,吾辈论交无衰期。明主可结亦未晚,谢安四十功非迟。低头感事复太息,汲汲功名亦何益。君不见屈原言直沉湘水,韩信功高亦诛死。穷达无过七十年,事业空存一张纸。不如饮酒临春风,溪水绿净山花红。金丝玉管乱两耳,一醉三百琉璃钟。醉来辞君登海槎,四方上下皆吾家。
崧台有沈宋故迹秋日过之赋此。明代。陈子升。 古碑无字绿苔封,犹有初唐词客踪。海燕惹香贻补阙,夜珠流月鉴昭容。明河京国空翘首,寒食驩州诧贯胸。今日笑看垂拱世,楚裳秋净采芙蓉。
雨中偶述效康节 其一。明代。陈献章。 江门何处遣诗怀,风雨终朝闭小斋。同社客来休见问,卧家人懒不安排。烟浮石几香全妙,露滴金盘酒极佳。半醒半醉歌此曲,不妨馀事略诙谐。
赠王大哥。明代。释函可。 不关裘马事,公子自翩翩。戏彩春风里,寻僧野雪边。论文怜远戍,饮酒泻飞泉。伫看凌烟上,功名本少年。
同韦主簿祈雨。宋代。张咏。 栖鸾声誉喧群口,掷地辞华众莫俦。此日舆君同祷处,万家瞻仰雨盈畴。
洪都病中梦与太白同登峨嵋亭有赋。宋代。吴泳。 翠浮天宇两眉修,不著尘寰半点愁。锦袍仙人去不反,乘月忽作斯亭游。月悬水底不受捉,牛渚矶翻酒星落。气涌如山白浪掀,声悲动地终风作。我思吊古登翠微,点橙旧题无白诗。生平白眼睨力士,焉肯妩媚歌峨嵋。杨林渡头采石口,一处风寒几兵守。寄语中流把柁翁,莫使江山落人手。
秋怀 其一。清代。丘逢甲。 万里风云愿竟酬,军前歌舞作中秋。黄金铸阙开藩部,碧玉通江建节楼。十道分封诸将爵,五湖归老美人舟。年来此意成萧瑟,匹马西风莽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