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老尽,海棠花时候。雨过寒轻好清昼。最妖饶一段,全是初开,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
全开还自好,骀荡春余,百样宫罗斗繁绣。纵无语也,心应恨来迟,恰柳絮、将春归后。醉犹倚柔柯,怯黄昏,这一点愁,须共花同瘦。
洞仙歌(温园赏海棠)。唐代。晁补之。 群芳老尽,海棠花时候。雨过寒轻好清昼。最妖饶一段,全是初开,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全开还自好,骀荡春余,百样宫罗斗繁绣。纵无语也,心应恨来迟,恰柳絮、将春归后。醉犹倚柔柯,怯黄昏,这一点愁,须共花同瘦。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高阳台·甲戌冬,作于香港海桐阁寓所1994。近现代。劳思光。 细雨侵帘,彤云如幕,晓寒暗透窗纱。徙倚回廊,嫣红犹见山花。霓裳翠羽匆匆过,又匆匆、梦向天涯。漫咨嗟。百劫悲欢,几度虫沙。平生意气矜怀抱,枉目驱豺虎,手搏龙蛇。老卧南疆,一身破国亡家。文章解惑非夸世,论千秋、愿已嫌奢。怅啼鸦。谢傅筝弦,白傅琵琶。
宫词 其二十六。宋代。杨皇后。 思贤梦寝过商宗,右武崇儒帝道隆。总览权纲求治理,群臣臧否疏屏风。
留别邵公言。宋代。毛滂。 公言雅知我,良胜我自知。往年得为僚,税驾清江湄。觉君有胜致真率仍天资。定交倾盖间,快语明肝脾。我生七不堪,百谪将安之。官长笑不骂,儿童容遨嬉。掾舍等禅房,竹树含幽姿。其间有閒味,共此非君谁。驾言写予忧,欲致车已脂。往披五老云,下采苍山芝。翛然送日月,万虑忽若遗。朅来两溪上,邂逅宽所思。微风送白蘋,藻芊摇寒漪。水清不受钓,鱼细安可骑。亦复可怜人,鸥鹭相委蛇。君岂鸥鹭群,鵷鸾往追随。所遭即定分,固有何庸麾。我生傥可用,岂惜山英移。荣华召食荠,贫贱亦尝饴。顾今适当还,捃拾聊充饥。从君借蓑笠,破雨收江蓠。
赠顾骠骑诗二首·思文 其五。魏晋。陆云。 羔羊执贽,玉帛有辉。百两集止,之子于归。宗姻风从,娣侄云回。祁阳顾之,焕其盈闱。
泛舟城隅呈永叔。宋代。梅尧臣。 藤竹绕城阴,烟梢拂濠水。山禽时一鸣,楚客孤舟里。孤舟穿绿荷,猎猎雨新过。谁思暮江上,只尺采莲歌。
长安道,潇洒西风时起。尘埃车马晚游行,霸陵烟水。乱鸦栖鸟夕阳中,参差霜树相倚。
到此际。愁如苇。冷落关河千里。追思唐汉昔繁华,断碑残记。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
对此景、无限愁思。绕天涯、秋蟾如水。转使客情如醉。想当时、万古雄名,尽作往来人、凄凉事。
西河。宋代。周邦彦。 长安道,潇洒西风时起。尘埃车马晚游行,霸陵烟水。乱鸦栖鸟夕阳中,参差霜树相倚。到此际。愁如苇。冷落关河千里。追思唐汉昔繁华,断碑残记。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对此景、无限愁思。绕天涯、秋蟾如水。转使客情如醉。想当时、万古雄名,尽作往来人、凄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