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原已被取定为状元,唯因其治学的《春秋》观点未为皇帝欣赏,故尔改取为第三名,因此而成为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任内曾因劝阻太守的残民暴行未果而愤然离开汀州,被当地士民沿途拦阻挽留,他又返回州治久时地平息了因太守劣行而引起的兵变维护了地方的安宁。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期间随崔与之平定广州军队哗变,并在城墙上用绳索缒下到围城的军营中与乱兵谈判从而平息了兵变。
淳祐元年(1241),李昴英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后杜范等3名朝臣突然死去,而权臣史嵩之有指使谋杀之嫌,李遂三次上奏皇帝请求严惩史嵩之,卒迫使史告老退出朝廷。期间,又上疏弹劾京兆尹的贪残,宋理宗置之不理拂袖而走,李仍拉扯着皇帝的衣袍继续陈述,因而被认为在皇帝面前“失仪”而被解职调往外地。但理宗也认为:“李昴英,南人无党”(指其正直,不结党营私),因而在淳祐二年(1242)又授李为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李昴英复职后仍刚直不阿,一再严励抨击丞相贾似道等人的胡作非为。当御史范天锡弹劾佞臣而遭解职时,李扶扬正气,除上奏本声援范天锡外,更自请辞退以示与奸佞决裂。虽然朝廷其后又拟召他任端明殿大学士,佥枢密院事,但他并未就任。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
李昴英著作丰富,现存《文溪存稿》二十卷,是现存宋代岭南学人文集分量最大的。他弃官回乡后,仍心怀天下大事,时有建言。他继承和光大了崔与之的“菊坡学派”,在广州、东莞、顺德等地讲学,培养人才,成为当时岭南学术的主流学派,其重要门生有陈大震、张镇孙、李春叟、何文季等。“菊坡学派”在思想上重仁治,重君,重才观。如李昴英认为,“民吾同胞也,况父母之邦之民几乎!”,“当官籍妓, 使终身不得复为良人,非盛德事也。”而且李昴英说:“念祖宗土地,不可尺寸与人。敌至,必战。无悠悠岁月而自误于不可信之和也。” “自古无不可为之事,自古亦未有不可制之敌。”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 其一。宋代。李昴英。 桂林旧著绣衣来,久矣馀波拍越台。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 其三。宋代。李昴英。 别去丹山划七春,一廛今日是滕民。拟撑钓舸迎前路,猿鹤从傍冷笑人。
唱恭初意如何,朅来五十三年矣。犁锄颇熟,诗书粗解,簪绅聊耳。
自信柴愚,真成汲戆,却无刘腻。向高秋初度,同时有菊,淡相对、风霜里。
水龙吟 其一 癸丑江西持宪自寿。宋代。李昴英。 唱恭初意如何,朅来五十三年矣。犁锄颇熟,诗书粗解,簪绅聊耳。自信柴愚,真成汲戆,却无刘腻。向高秋初度,同时有菊,淡相对、风霜里。最癖登山临水。又何心、蜗名蝇利。俗缘未了,强教肉食,何曾知味。无事微吟,会心微笑,逢场微醉。把日生、只恁安排,领取百十二岁。
书龙头义约簿二首 其二。宋代。李昴英。 雕鹗联翻二十名,看看金榜是同盟。河南人面分明见,尽说龙头谶已成。
观穫。宋代。李昴英。 负郭平田阔,秋深穫课勤。短镰行缺月,多稼剪黄云。旧腊占三白,今年稔十分。太平村舍里,堕穗饱鸡群。
挽钝斋先生许象州三首 其二。宋代。李昴英。 义重人谁及,高风有古人。己田分友子,黎事保羁臣。抱负耕莘志,依稀陋巷仁。丹青遗像在,难写道心真。
悼花首湛长老二首 其二。宋代。李昴英。 别我笑吟吟,罗浮愿力深。空拳糊众口,平地起丛林。山迥孤云没,溪寒片月沉。人今奇坐蜕,在日孰知音。
哭清远权宰楼海司法二首 其二。宋代。李昴英。 百里称廉吏,谁欤起衅端。州符需赋急,军饷及期难。节义扶浇俗,朝廷赠大官。邑人崇庙像,犹似发冲冠。
饮赴解试士友二首 其一。宋代。李昴英。 座满挺时髦,经明亦富豪。几年勤用志,三日健挥毫。笑取刀牛角,相逢酒蟹螯。有名还有分,秋鹗碧云高。
闻褫阁职免新任之报二首 其二。宋代。李昴英。 狂妄孤臣罪有馀,三年三度挂丹书。群儿过计愁郎罢,外物浮名总子虚。只是儒酸真面目,不题道号混樵渔。亲朋欲语浇教醉,休与时人定毁誉。
弋阳郑氏翠麓亭。宋代。李昴英。 管领寒溪揖怪峰,径穿钜竹绿阴浓。幽人去后无猿鹤,冷落亭台湿藓封。
南华寺五首 其四。宋代。李昴英。 未参五祖已开山,合下全身此地安。不是香烟忘故里,衣留孔道要人看。
雨行梅关二首 其一。宋代。李昴英。 浓岚四合冻云痴,水墨连屏斗崛奇。冲雨此行风景别,满山翠滴水帘垂。
赠云峰演庵主。宋代。李昴英。 一庵移向白云堆,桧柏参天少日栽。颇怪发如金线样,想曾眼见铁桥来。佛粘土壁煎茶供,客对蒲团取芋煨。却笑老卢怀钵走,只因说出镜非台。
赠曾士倬用许广文韵。宋代。李昴英。 里闬如君苦绩文,几年良玉困炎昆。鹗书快甚催随计,鹤发忻然慰倚门。袍绿光华应分有,汗青久远要名存。江头目送西行棹,惊起骊龙渴睡昏。
送人游西岳。明代。陈子升。 山色淡无尽,片云飞向西。身将落日上,背指秋旻低。我独未得往,三峰空有倪。因君寄清梦,寥绝问高栖。
午日观竞渡。明代。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十。明代。方孝孺。 新制蒲鞭赐理官,丁宁用法效刘宽。好生要使民无犯,示辱如宽也不难。
赠笔生。元代。熊鉌。 东坡咏鼠须,山谷歌猩猩。微物岂足道,斯文颇关情。片言斧钺凛,一字华衮荣。化工运方寸,亦自芒端生。寄语管城子,所托甚非轻。
后庭花破子。元代。王恽。 绿树远连洲。青山压树头。落日高城望,烟霏翠满楼。木兰舟。彼汾一曲,春风佳可游。
杂兴。元代。胡奎。 春风尔何来,吹我门前柳。呼儿唱吴歌,欸乃齐拍手。御史不在前,执法不在后。倒著乌纱巾,兀兀但饮酒。
自京师南赴岭表仲冬在道中。明代。祝允明。 秉策志渥丹,牵丝及班艾。拜宠北阙下,寄命南峤外。霜履将蹈冰,虚舸循寒濑。越乡惭古节,垂堂慄先戒。刘公存社稷,雅尚幸终会。一丘沈结膺,三历拟投带。晚荫答苍灵,赤鉴慎无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