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楼对驰道,吹台临景舍。风入上春朝,月满凉秋夜。
未言歌笑毕,已觉生荣谢。何时洛水湄,芝田解龙驾。
乐平长公主挽歌。唐代。卢思道。 妆楼对驰道,吹台临景舍。风入上春朝,月满凉秋夜。未言歌笑毕,已觉生荣谢。何时洛水湄,芝田解龙驾。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
卢思道。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岁晏斋居次黎君醇韵 其二。明代。傅敏功。 寒林芳卉歇,孤梦白云悬。竹色含霜苦,花阴浥露偏。霞杯浮月下,吟笛落风前。谁问迷津者,幽居自岁年。
为刘改之作五首 其三。宋代。徐似道。 一生能著几两屐,万户何如千首诗。竹隐在傍须径造,醉乡有路莫他之。
哭汪希颜。近现代。陈独秀。 凶耗传来忍泪看,恸君薄命责君难。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
和景卢喜晴。宋代。洪适。 共喜胡尘不乱华,戍边聊出武刚车。天公欲遣风催雪,僧舍方疑烟湿茶。巡圃观橙无坠叶,隔溪移杏恐伤花。举头忽见云间日,急草诗章庆半霞。
雨雪曲。明代。江晖。 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二。清代。刘鹗。 少年馆阁恣游嬉,老去何期堕有司?酬应敢云千虑失,奔驰知忍几回饥?据鞍尚觉精神壮,度岭方怜气力衰。何日归来茅屋里?夜凉閒听玉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