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官分职,髦俊攸俟。髦俊伊何,贵德尚齿。唐乂咸事,周宁多士。
区区卫国,犹赖君子。汉之得人,帝猷乃理。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一 俊雅。唐代。沈约。 设官分职,髦俊攸俟。髦俊伊何,贵德尚齿。唐乂咸事,周宁多士。区区卫国,犹赖君子。汉之得人,帝猷乃理。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梅仙观。宋代。洪朋。 炎灵失其御,四海无安税。呜乎梅南昌,脱屣元始岁。小臣披肝胆,宫掖事严秘。上书竟渺茫,弃掷江湖外。一朝厌蜗角,万里骑鹏背。向来杀青士,此事美无对。到今瑶池地,风露翔孔翠。仰瞻神界游,千载想生气。愿为龙鳞婴,勿学蝉骨蜕。
钓台。宋代。章岷。 乘兴访遗基,扁舟宿烟渚。水净写天形,山空答人语。风篁自成韵,霜叶纷如雨。寒亭暮响清,饥猿夜啼苦。疑将洞府接,似与人寰阻。不羡重城中,喧喧听笳鼓。
咏司中莲花。明代。皇甫汸。 尔是天泉种,来分水署芳。春花不竞艳,秋影自含香。叶以凝珠洁,条堪揽翠长。行歌临卫浦,言采忆吴乡。欢赏从倾盖,幽怀学制裳。将无托梅萼,同此照何郎。
送顾少府之永康。唐代。马戴。 婺女星边去,春生即有花。寒关云复雪,古渡草连沙。宿次吴江晚,行侵日徼斜。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烧起明山翠,潮回动海霞。清高宜阅此,莫叹近天涯。
舞曲歌辞。霓裳辞十首。唐代。王建。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弦索摐摐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应是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彩罗箱。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去时留下霓裳曲,总是离宫别馆声。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宋代。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綵丝系,心与昌歜苦。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悯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奉和率尔有咏诗。南北朝。王训。 殿内多仙女,从来难比方。别有当窗艳,复是可怜妆。学舞胜飞燕,染粉薄南阳。散黄分黛色,薰衣杂枣香。简钗新辗翠,试履逆填墙。一朝恃容色,非复守空房。君恩若可恃,愿作双鸳鸯。
送新安张尉乞侍养归淮甸。宋代。梅尧臣。 天兵出塞日,西尉去官初。却衣老莱服,曾无梅福书。春郊欲回雁,寒水正沈鱼。任意归舟驶,风烟亦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