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送狄太守清明日燕莆田共乐亭三首 其二。宋代。刘弇。 赤白觚棱插戾翰,东南重此识多盘。起从海若三山外,分得壶公一境宽。世事升沉随过鸟,物情潇洒属层峦。画图恐是天抛掷,乞与莆人恣展看。
池上歌二首寄诸子 其二。明代。宗臣。 蒹葭苍苍兮,露为霜。秋风飒飒兮,明月光。四顾天地兮,何微茫。美人不见兮,使心伤。安得与美人相将兮,折桂枝而徜徉。
和棹歌 其四。明代。邱云霄。 三曲虹桥最上头,三杯石外望仙舟。莫疑汉使河源路,信有浮槎到女牛。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十二。清代。龚自珍。 中年何寡欢,心绪不缥缈。人事日龌龊,独笑时颇少。忽忆姚归安,锡我箴铭早。雅俗同一源,盍向源头讨。汝自界限之,心光眼光小。万事之波澜,文章天然好。不见六经语,三代俗语多。孔一以贯之,不一待如何。实悟实证后,无道亦无魔。
登凌云亭。清代。张曾。 水光秋变白,石骨冷逾青。天地能容我,江山著此亭。沙沈寻折戟,酒尽弃空瓶。日暮悲歌起,蛟龙不解听。
感事三首 其二。清代。黄遵宪。 吾闻弇州西有西极国,积苏累块杳无极。又闻昆仑山高万余里,增城九重天尺咫。此皆钧天帝所都,聚窟亦属神仙徒。元洲长洲本幻渺,丹水赤水疑有无。又闻西方大秦国,远轶南海波斯胡。水晶作柱夜光络,绣缕织罽黄金涂。犁靬干善眩虽略妄,张骞凿空原非诬。谈天足徵邹子说,《盖地》亦列王母图。东西隔绝旷千载,列国崛兴强百倍。道通南徼仍识途,舟绕大郎竟超海。衣裳之会继兵车,跂行蠕动同一家。穆满辙迹所不到,今者联翩来乘槎。吁嗟乎,芒芒九有古禹域,南北东西尽戎狄。岂知七万余里大九洲,竟有二千年来诸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