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对酒五首 其二。唐代。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方山人二首。宋代。吴芾。 日者俱云我未归,独君算我有归期。仍言不出三秋里,东望家山喜可知。
和查少白五十初度七律四则 其三。清代。王衢。 神仙眷属木兰舟,浮海飘然事壮游。工部感秋犹有兴,陶朱致富或承羞。营巢不碍梁间燕,唤雨何劳陌上鸠。自古才人多入幕,岂惟王粲独登楼。
题悬崖兰竹木石图 其三。明代。唐文凤。 平生不肯汗秦鞭,来伴湘江二女仙。千古忠魂向何处,御风纫佩尚泠然。
山友辞 山和尚。唐代。王质。 山和尚,山和尚,低丛之下高林上。深飞撩动声稍稍,秾翠参差不能障。不兰若,不招提,丁丁啼罢还栖栖。呜呼此友兮堪同栖,鲜枝润叶漫苍陂。
岁己亥正月十日大祀郊奉旨分献中镇。明代。丘浚。 圣皇秩祀莅郊坛,分献今年得霍山。奠璧礼行金阙下,燔柴烟起彩云间。清风飒飒随神至,瑞雪飘飘拥驾还。明日庆成应赐宴,奉天殿上侍龙颜。
禽言(三首)。明代。周永年。 脱布裤,呼老妇,我有一尺布,为我补破裤。补得且将今岁度,胜如有布无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