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
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
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
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
半醒思往来,往来吁可怪。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
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
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
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
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卯时酒。唐代。白居易。 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半醒思往来,往来吁可怪。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寄吉安颜山农。明代。陶益。 念昔青莲舫,逢君白鹭洲。行藏虽各遇,气义实相投。畎亩躬耕乐,云山力学优。祇今成阔别,千里思悠悠。
贤女浦 其二。宋代。汪革。 女子能留身后名,包羞忍耻漫公卿。可怜呜咽滩头水,浑似曹娥江上声。
晋州感兴。清代。朱纫兰。 隔岁久行役,登临欲语谁。秋声鼓子国,日落魏公祠。霜意推冬令,笛声生暮悲。遥怜芦蓼岸,正是雁来时。
美人如月。乍见掩暮云,更增妍绝。算应无恨,安用阴晴圆缺。娇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懒,未语先咽。数日不来,落尽一庭红叶。
今朝置酒强起,问为谁减动,一分香雪。何事散花却病,维摩无疾。却低眉、惨然不答。唱金缕、一声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少年花发。
三部乐(情景)。宋代。苏轼。 美人如月。乍见掩暮云,更增妍绝。算应无恨,安用阴晴圆缺。娇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懒,未语先咽。数日不来,落尽一庭红叶。今朝置酒强起,问为谁减动,一分香雪。何事散花却病,维摩无疾。却低眉、惨然不答。唱金缕、一声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少年花发。
宿借眠庵题壁四首 其三。明代。湛若水。 自知凡骨非仙缘,玉佩珊珊聒我眠。三更月底排云出,尽是蓬莱妙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