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世妆,
时世妆,
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
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
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
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
髻堆面赭非华风。
时世妆。唐代。白居易。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挽陈德固守御。宋代。潘良贵。 强敌登城日,中华将士奔,人皆趋北阙,君独死南门。秘计无人用,英声有史存。秋原悲泪落,桂酒与招魂。
东郊劝农为王侯必先赋。元代。凌云翰。 灵雨初零动土膏,东郊五马出游遨。老农欲遂三秋望,贤守宁辞一日劳。牛角无歌何用扣,豚蹄有酒正颜操。题诗记得豳风句,祭韭开冰复献羔。
次韵留别陈徵君。宋代。何亮。 空谷逢君酒屡传,骊驹声起促离筵。西山柳色沾寒雨,南浦花容倚暮烟。塞雁影高山带月,江鱼书远海连天。不堪独上兰舟去,閒听渔歌益悄然。
星渚篇。明代。徐渭。 昨夕梦见张骞至,今朝忽遇娄星渚。同是天河往复还,可曾相识牛和女。牛女迢迢河汉边,乌鹊为桥半月圆。黄姑怜彼久离索,折取琼枝插作妍。龙山尽处深波白,夜夜予来弄明月。钓竿拂却珊瑚长,波声细作琵琶咽。此时予思横不禁,此际萧郎系妾心。楼中刻漏滴复滴,月里梧桐阴复阴。娄子讶予醉欲去,去买鲤鱼长尺许。既教柳叶出娥眉,更取花枝催羯鼓。鼓声高急似鸣鼍,星高月落奈如何。依稀鹊叫东方白,为作迢迢星渚歌。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宋代。刘克庄。 神秀元来得法,志公了不见几。半夜一钵南迈,明朝只履西归。
登小金山。明代。李需光。 灵洲屹峙瞰中流,影湛晴波翠黛浮。宝藏菩提纡岁月,妙高灯火自春秋。江容点缀千林暝,景色萧森万树稠。莫倚飘蓬嗟白发,夜深仙鹤掠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