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听竹枝赠李侍御。唐代。白居易。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秋暑。宋代。张嵲。 涉旬秋暑不可触,发疏被汗如膏沐。忽然三日风撼山,冬裘未具肤生粟。去年登高作重九,黄菊未开新酒熟。今年无酒不登高,独行漫绕庭边菊。中原季月欲折胶,江界陨霜无脱木。拥鼻从今四序移,遮眼残书岂真读。
恨公来较晚,早归朝、骢马去难留。是朱轮华毂,联珪叠组,家世公俟。今在玉堂深处,借重护偏州。好把青毡拂,奕世勋猷。
明日东津归路,正梅花霜暖,春上枝头。看连旗列鼓,送客下江楼。对云山、千年不老,向楼前、阅尽几行舟。留名在,严陵滩下,日夜东流。
八声甘州(送吕总管)。宋代。吴季子。 恨公来较晚,早归朝、骢马去难留。是朱轮华毂,联珪叠组,家世公俟。今在玉堂深处,借重护偏州。好把青毡拂,奕世勋猷。明日东津归路,正梅花霜暖,春上枝头。看连旗列鼓,送客下江楼。对云山、千年不老,向楼前、阅尽几行舟。留名在,严陵滩下,日夜东流。
次巴克实彦卿雪中见示韵六首 其二。元代。许有壬。 残雪虚窗夜有光,小斋清话意差强。江南不寄梅花信,冷眼空看万水僵。
杂咏五首。架檐藤。唐代。储光羲。 得从轩墀下,殊胜松柏林。生枝逐架远,吐叶向门深。何许答君子,檐间朝暝阴。
秋怀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草木渐黄落,春华乃变衰。旅雁先霜至,寒蛩傍砌悲。栖栖怜在远,税驾渺难期。纡怀何所托,飞蓬愁鬓丝。恨无凌风羽,徘徊将安之。沉吟以朝夕,百感良在兹。
同诸子憩玉女峰瑶石台下。明代。黎民表。 飞云烟雾里,流水自潺潺。一片瑶台石,飞来积翠间。月应临晓镜,风为敞玄关。玉女休相笑,予方鍊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