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
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在汝更用文章为,
长兄白眉复天启。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
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时危始识不世才,
谁谓荼苦甘如荠。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况乃山高水有波,
秋风萧萧露泥泥。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
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唐代。杜甫。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过湖村。明代。沈周。 几家成聚落,鸡犬夕阳时。人影临流揖,帆梢拂树移。积禾高屋脊,落叶厚茆茨。邻并尤淳厚,常通无有私。
定花阻风五首。宋代。李曾伯。 绿柳桥头旧酒炉,几番舣棹劳篙夫。恍疑风撤青帘去,敲尽荆扉闭不酤。
书申正己秀才所藏雀竹图后 其一。宋代。释道潜。 荒园古堑雪溟濛,细竹枯条共一丛。寒雀喧饥正无赖,输他孔翠食樊笼。
题晋王大令保母帖。宋代。汤炳龙。 曹娥洛神遍堪舆,保母后出争澜趋。一时耳目喜新毕,九原谁复哀意如。世人重艺不重义,每以好奇夸好事。集古金石半丰碑,逝者似为书者累。八百余载四字全,政同悬崖三百年。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兴邻。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邻枯骨。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何金蝉之墓终弗毁。
诸人共讲《老子》诗。魏晋。湛方生。 吾生幸凝湛,智浪纷竞结。流宕失真宗,遂之弱丧辙。虽欲反故乡,埋翳归途绝。涤除非玄风,垢心焉能歇。大矣五千鸣,特为道丧设。鉴之诚水镜,法秽皆朗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