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禽兽已毙十七八,
杀声落日回苍穹。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pI峞垂玄熊。
东西南北百里间,仿佛蹴踏寒山空。有鸟名鸲鹆,
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
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况今摄行大将权,
号令颇有前贤风。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
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草中狐兔尽何益,
天子不在咸阳宫。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
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冬狩行(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唐代。杜甫。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pI峞垂玄熊。东西南北百里间,仿佛蹴踏寒山空。有鸟名鸲鹆,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春日即事。明代。潘希曾。 林下光阴味转长,春来物我两相忘。烟波戏藻鱼知暖,花径衔泥燕窃香。白日一壶陶令醉,青山双屐阮孚狂。荷锄邻叟归来晚,见说农桑事渐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画地学书。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肇庆李知事会别,至峡上阻风,因以怀李。元代。范梈。 取别非云暮,王事有程拘。临流逢执手,复念野踟蹰。季秋北风急,遥遥别方舻。出峡江始放,迢迢波浪敷。仰天觉形全,俯地会心娱。暂得圭组解,乐与渔樵俱。抚事悉邂逅,回翔且须臾。满秩不受更,竟行谅非愚。
题魏宪长山水四首 其四 冬景。明代。黄仲昭。 顽云亘野同一色,朔风驱霰声瑟瑟。须臾散作六花飞,天外群峰头尽白。入夜郊原积渐平,江树幻作玕琪林。山人中酒睡初起,却疑六合秋蟾明。我家炎方地少雪,宦邸惊看豪兴发。偶因公事出郊坰,纵目湖山赏奇绝。城东绮阁诸王孙,娇歌响遏行空云。城西甲第多豪门,流霞泛满黄金尊。宪台使君偏耐冷,自击清冰煮春茗。锦裘珍馔非不能,民有饥寒心未忍。殷勤起访溪边梅,乾坤春信何时回。欲挽阳和遍寰宇,尽令寒士欢颜开。
逢源堂。宋代。程公许。 务学有彝训,左右逢其原。后生巧穿凿,末派迷本源。世不有先觉,谁当警群昏。佩衿来于于,千古师道尊。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东陈风义旧传闻,雕鹗鸾凰果逸群。青竹题诗才倚马,画船槌鼓气凌云。赏心自向明时得,乐事应容下客分。敌饮会须翻玉海,背河决胜看齐军。
和题成都诸公唱和集。宋代。冯山。 诸公高咏蜀人编,唱和舂容近百篇。厚重江山藏古气,轩翔雕鹗在秋天。不徒神物阴相护,兼有风谣乐共传。谁谓开州新集好,退之题后始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