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芳园最占春,年年结侣采花频。
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
城内花园颇曾游玩令公居守亦有素期…以答令狐相公见谑。唐代。刘禹锡。 楼下芳园最占春,年年结侣采花频。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卜算子 对酒。清代。熊琏。 浮世等糟丘,千载灵韵醒。可是评花酌月宜,窗外西风紧。杯深得泪多,量窄嫌壶冷。块垒难浇醉亦愁,不许愁人饮。
过王生庐墓。明代。边贡。 赤日东郊午,言过孝子庐。草衣惟短杖,土屋有藏书。蛛网苔侵户,蜗墙雨溜渠。闵祠看咫尺,比德定何如。
次追和清远道士诗韵。唐代。陆龟蒙。 一代先后贤,声容剧河汉。况兹迈古士,复历苍崖窜。辰经几十万,邈与灵寿玩。海岳尚推移,都鄙固芜漫。羸僧下高阁,独鸟没远岸。啸初风雨来,吟馀钟呗乱。如何炼精魄,万祀忽欲半。宁为断臂忧,肯作秋柏散。吾闻酆宫内,日月自昏旦。左右修文郎,纵横洒篇翰。斯人久冥漠,得不垂慨叹。庶或有神交,相从重兴赞。
摸鱼儿 秋声。近现代。顾毓琇。 更难收,莫愁烟雨,矶头燕子飞去。秦淮凝碧钟山紫,霜叶楼霞无数。秋勿住,吊井底胭脂,寂寞台城路。江山不语,问花落花开,花残花好,非雾亦非絮。楸枰裹,不道苍生尽误,几番风雨相妒。阴晴圆缺风知否,离合悲欢空诉。风莫舞,怕乱叶随风,席卷中原土。兴亡最苦,且共抚危栏,秋声环绕,更上一层处。
题石碛明因院因李端叔韵。宋代。王之道。 楚汉干戈地,岿然见此山。艰难思帝业,牢落漫禅关。野鸟惊人散,江湖到岸边。明朝又东去,空羡阿师閒。
梅坳题石。明代。区谨。 斜月沉沉辞逝波,落花纷纷辞故柯。人生有情苦未免,悲来欢尽知奈何。记昔青楼官道侧,莺时曾控黄金勒。鹧鸪歌罢春风低,螺翠鸦黄擅颜色。望陵新曲谁最妍,铜台高处落婵娟。一片晴霞纷出岫,繁花近眼娇可怜。云散风流徙回转,芳春恰谢娇红浅。崔徽掩镜生绿尘,剩有丹青在空卷。芙蓉落尽湘江空,残脂遗翠昏房栊。香魂去后新坟在,衰杨宿莽摇悲风。昔盐吟尽分今古,一代蛾眉但黄土。滔滔漳水向东流,凄断彭郎矶上雨。
赠特峰兄令永定。明代。罗洪先。 亲民自属为儒事,今佩铜章百里中。官署乍开当岭月,蛮音惯听问乡风。林乌日下庭阶静,垄雉春多野戍空。令谱传来君第几,美名期与古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