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唐代。刘禹锡。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潜山道中遇雨。明代。陈子壮。 半天鸣籁四畴摇,一望翻澜众渴消。道上逢人堪假盖,水边何事更悬瓢。农家翠竹编初就,佛国青山步不遥。借问行行车马客,依稀还叱旧溪桥。
春日览古四绝 其四。宋代。张侃。 曾携壁上鸬鹚杓,来饮灵泉一掬甘。却笑眼花前日误,竟烦舌本为渠参。
和许深父转运判官韵二首。宋代。袁说友。 我辈难忘故旧情,为君满意说诗情。抛砖不愧尘埃想,剖蚌俄惊的皪明。宦路几年嗟契阔,长安累月话平生。诗筒趣趁邮筒急,吟到扬州更袖呈。
贺鼎仪迁谕德得检字。明代。李东阳。 华盖天穹崇,青宫地深俨。同时侍从臣,一一皆妙选。陆君伟文行,不抗亦不謟。铦如囊中锥,颖脱不受掩。年劳秩屡迁,德谕官曷忝。名廑黼扆记,荐岂公卿剡。平生耐官职,宠极翻自敛。须知启沃功,不独事编检。姓字符鼎彝,文章归琬琰。非才独惭子,同第名久玷。交游二十年,道义足薰染。攀跻竟何能,时岁惊荏苒。勋业乃攸期,荣光讵相艳。努力当壮龄,时哉此其渐。
南天窝授竹影题用徐天池香烟韵七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 空明片纸涵晶莹,微惹惊蛇一线灰。白社原同匡岭寺,青山不染米家堆。偶移浅碧腾腾合,小试光风灼灼来。疑是清江霜月好,孤山斜惹水边梅。
戈郎佩刀歌。清代。黄辂。 戈郎佩刀如白雪,剸割多年无缺折。佩之绣带双红绦,小尾春鹇光皎洁。今朝忽下清冷水,锦石秋沙平若砥。霍霍微闻咽水声,苍云已向波间起。风胡不可逢,薛烛多蒙蒙。金塘浮动红芙蓉,谁知为剑为蛟龙。断发吹毛千古技,殷血牛蹄何足计。腕下应无细碎仇,眼中只识春坊字。天风忽闻耶溪铜,鼓韝跃冶非神工。鬼母夜泣孤生蓬,丰城之气如长虹。刀兮刀兮秉姿虽小龙性在,终恐高飞倚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