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
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
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
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
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唐代。韩愈。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避洞庭取道安乡山行自嘲。明代。顾璘。 宗悫破浪思长风,而我取道行山中。人间祸福岂自料,古人意气真豪雄。何不高挂十幅篷,飞桡直渡冯夷宫。岳阳楼前望夏口,月明吹笛楚江东。
没冰铺晚晴月出晓复大雨上漏下湿不堪其忧。宋代。范成大。 晚色熹微煖似薰,儿童欢喜走相闻。无端星月照湿土,依旧山川生雨云。旅枕梦寒涔屋漏,征衫潮润冷炉熏。快晴信是行人愿,又恐田家曝背耘。
赠吴均诗。南北朝。萧子云。 欲知健少年,本来最轻黠。绿沈弓项纵,紫艾刀横拔。谁持命要宠,宁知敌可杀。有功终不言,明君自应察。
送蔡参军南还。明代。谢肃。 上相总戎临阃外,参军奉使趣征西。长江波浪迎龙节,两楚风云入马蹄。出塞新诗工自赋,击壶如意醉能携。雄藩归报边疆事,万里行将息鼓鞞。
赠蒙城令方先生渊还淳安。明代。徐贯。 引年便欲拂尘衣,促驾都门赋式微。故里遥知三径在,清时今见一人归。频过石硖寻书院,閒到严滩上钓矶。龟鹤山前春正好,满川花柳映柴扉。
辛卯春余与松生于狮麓作别业数椽颜曰宾庐盖取去住无常之意。清代。张陶。 同来徐孺子,小憩此宾庐。非止避尘市,亦堪供道书。云霞随去住,山水任樵渔。此外一无有,清风吹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