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海山缥缈。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
休问挂树瓢空,窗前清意,赢得不除草。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润色茶经,评量山水,如此闲方好。神仙陆地,长房应未知道。
壶中天(陆性斋筑葫芦庵,结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壶。)。宋代。张炎。 海山缥缈。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休问挂树瓢空,窗前清意,赢得不除草。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润色茶经,评量山水,如此闲方好。神仙陆地,长房应未知道。
忧旱词。明代。李东阳。 黄尘赤日无南北,平田见土不见麦。秋麦垂垂尽枯死,春麦虽青不盈咫。秋田种少未种多,田家四顾无妻子。官河水浅舟不行,漕舟不载雨州名。河西钞关坐不税,太仓粳稻何时至。一春无雨过半夏,贫民望雨如望赦。安得一雨如悬河,坐令愁怨成欢歌。我行虽难奈乐何。
水阁秋夜。宋代。赵汝燧。 云收一点无,秋洗四山净。野水吞长天,凉月分两镜。倚湖阁虚窈,缘石竹脩劲。孤斟领幽寂,新醪快村硬。露冷欺病骨,更阑瞻斗柄。欲去未属餍,倚栏成短咏。
秋夜有感。宋代。苏泂。 灯影三更夜,虫声四壁秋。雨阶疏滴滴,风幔飒悠悠。朋友新凋丧,湖山旧钓游。平生匡复志,老去未能休。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唐代。刘禹锡。 莫嗟华发与无儿,却是人间久远期。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友人饷粟书感。明代。程嘉燧。 年去贫来不自由,暗伤颜面向交游。他乡且斗孤身健,此日徒悬西壁愁。纸裹已空难爱惜,瓶储欲罄未知谋。何缘忽致监河粟,莫是枯鳞尚有求。
端午词。宋代。张宪。 榴花照鬟云髻热,蝉翼轻绡香叠雪。一丈戎葵倚绣窗,雨足江南好时节。五色灵钱傍午烧,綵胜金花贴鼓腰。段家桥下水如潮,东船夺得西船标。棹歌声静晚山绿,万镒黄金一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