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
高岸沉碑影,曲溆丽珠光。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
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
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唐代。李百药。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高岸沉碑影,曲溆丽珠光。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李百药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
李百药。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李百药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智者大师迁葬图赞。宋代。释绍昙。 当年杜撰讲天台,活被平人掘窖埋。若是黄金铸灵骨,臭尸不到鬼扛抬。
题帝王礼僧图。明代。王世贞。 昔有庞眉师,九载面石壁。置心诸地外,人天杳俱寂。经猿六时拜,谈鸟掌中食。日出天地开,蔼然旌旗色。衬施填恒河,结束俨帝释。虽屈万乘尊,对者了不识。一吐无圣言,顿扫有为迹。归路甘雨移,青林杏花白。
元夕怀都下之游五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 忆昨长安元夕来,五侯弦管上楼台。已见炬如千树列,更看灯似百花开。
定风波 夕阳。清代。陈宝琛。 画里残山一道斜。际天衰草带馀霞。陵阙谁家那忍问。传恨。故宫明灭付归鸦。无分南荣长炙背。何意。晚晴西阁尚留些。还是枯葵偏耐久。厮守。知时让与合昏花。
艮岳百咏 寿山。唐代。李质。 结构崇高秀气连,清风不老月长圆。春游玉座时相对,花发莺啼亿万年。
老兴行慈云醉中。宋代。陈著。 梅花斓斑春渐芳,山弄晴色溪生光。筍担自随信老步,一步一伫春意长。路逢邻叟笑谓我,须鬓皓矣脚尚强。及今行乐刻当岁,莫学痴人无知死亦忙。味哉此语举手谢,乘兴迤逦入宝坊。住山老子拍手喜,翠微摇曳白鸟翔。本来未有十日别,已似故知久别遇他乡。坐我以蒲团叠膝之榻,薰我以柏鼎醒心之香。饱我以银丝之饼长菜之馔,瀹我以石花之水申椒之汤。世方慕羡黄粱枕,谁顾萧飒芙蓉裳。独如羊枣昌歜嗜,要与古柏寒松苍。可但三宿桑下生恩爱,已是十年方外通肝肠。畴昔尽随电光一抹过,方来能有日晷几寸量。划然长啸出门去,弟遵吾前子扶傍。慈云信美非吾□,归与归与仰面天茫茫。